风筝的风情


文章出自:博物 2012年第03期 作者: 秦昭 

标签: 古史传说   文化文明   生活百科   博物广知   

春回大地,随着候鸟一起回到天空的,还有五彩缤纷的风筝。放风筝这项古老的运动,如今在世界各地都非常受欢迎,不但很多国家有自己的风筝节,人们还发明出“斗风筝”、“风筝冲浪”、“室内风筝”等多种玩儿法。
巴掌大小的中国传统“沙燕”风筝。

风筝,中国出品

风筝在世界上许多民族的文化里都有着悠久历史,但世界公认,风筝最早起源于中国。因为中国拥有关于风筝最早的文字记录,文献表明,中国放飞风筝的历史至少超过2000年。从秦汉时代,就开始流传着有关风筝的故事:比如鲁班、墨子发明创造风筝,韩信等将军利用风筝测量距离、传递军情。

中国能够最早做出风筝这种飞行器,除了我们祖先聪明智慧,还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物产基础。首先是丝绸和竹子。桑蚕养殖和丝绸纺织技术为我国首创,竹子又是广泛分布,用它们做框架和面料最为合适。其次是造纸。丝绸很贵,一般人玩不起,所以造纸术发展普及以来,风筝才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大众玩具。我国大陆性气候显着,一到春天,气温回暖、春风吹拂,特别适宜放风筝,所以各地都有春季放风筝的传统。自从风筝传遍世界,全世界的人们将风筝玩出了更多的花样。

印尼,人追风筝跑

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每年都有风筝节,人们通过风筝向神明送去祈祷,以求丰衣足食。巴厘岛有3种传统的巨型风筝:大嘴鱼、长尾鸟和大树叶。每只风筝可大到十米长,由来自不同村子的多名选手操纵。这样巨大的风筝是很难放飞的。尤其是大叶子型的风筝,非常不平稳,常常会一头栽向周围的水田。这时候放风筝的人就得飞跑追上它,赶在风筝落进水里之前接住它。这也成了巴厘岛放风筝的必要技术。

印尼长尾鸟风筝

印度,全城出动,夜以继日

放风筝在印度的北部和西部非常流行,几乎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风筝节。每年春天,有几百万人加入放风筝的活动。尤其在印度最西部的古吉拉特邦,每年有个乌塔拉延节,期间人们倾城出动,在街道上、屋顶上、广场上,到处都是集体放风筝的人,欢呼声此起彼伏。夜幕降临后,天空飘满各种各样带有灯火的夜光风筝,像星星一样在夜空里闪亮。

责任编辑 / 刘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