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别样夏季的期许与分离


文章出自:博物 2012年第07期 作者: 曾笑菲 

标签: 诗词演义   

北宋学者欧阳修在一千年之前,曾写下了十二首《渔家傲》词作,用来记述一年之中每个月份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那里头有飞鸟过往,有草木枯荣,有人们在特定的季节里头才会去做的事情。这不仅仅是几行华丽的辞藻,更是一部记录了物候变化的自然笔记。

七月芙蓉生翠水,明霞拂脸新妆媚。
疑是楚宫歌舞妓。争宠丽,临风起舞夸腰细。
乌鹊桥边新雨霁,长河清水冰无地。
此夕有人千里外。经年岁,犹嗟不及牵牛会。

七月好似一位变装女郎,其景致的变幻因人而异。蓬头稚子期待的是溪头垂钓、闭口捕蝉的野趣,少年人心里七月的妙处则在于碧波流水,荡舟采莲。曾经犄角一样的荷叶已然盛年,无边绿意层层展开,浸染至水天相接处。碧绿之间,缀着一枝枝绯红的莲花。缓缓驶在风荷之间的是采莲少女,她们摇曳小舟,身影绰约,是七月里最动人的风景。

夏季里常见的大雨带走一日残留的暑气。雨停已是黄昏,白日间熙熙攘攘的市声不复,夜色渐浓,乌鹊桥边弥散起薄薄的雾气,远处二三笛声,隐约可闻,仿若思念。七夕素来被视作佳期,但对分离的远人则未必如是。夜凉如水,漫天星斗下,欧阳先生的孤寂如影随形,被映衬得格外分明——七月芙蓉生翠水,明霞拂脸新妆媚。疑是楚宫歌舞妓。争宠丽,临风起舞夸腰细。

乌鹊桥边新雨霁,长河清水冰无地。此夕有人千里外。经年岁,犹嗟不及牵牛会。

采莲中的秘密心事

夏季里荷叶纵情生长,采莲的姑娘们撑着一叶舟,载着莲蓬,唱着歌谣,穿行在花叶之间,也穿行在字句歌赋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最终让人分不清楚,摇曳的是荷叶还是少女们舞动的衣襟,只记得,比荷花更加娇艳的,是她们的脸庞。欧阳先生看着穿梭于荷花间的采莲女,竟恍若见到了楚王宫中的舞妓,风吹仙袂,凌波微步。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