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须刀,越刮越安全
文章出自:博物 2012年第04期


如今,人们在刮胡子之前,大都会抹一层白白的泡沫,好像圣诞老人。很多人以为这是为了润滑刀刃,其实它是为了软化胡须。胡须软了,刮起来才不会有揪拽的疼痛感。如果没有这种泡沫,别的东西也能代替,比如肥皂泡、洗面奶,甚至牙膏,而在古时候,人们只是用热毛巾把胡须敷软而已。
石刀、铜刀:美容还是毁容?
人类刮胡子的历史从3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就开始了,打磨而成的石刀不仅是武器、厨具,也是剃须的工具。后来,古埃及人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一切刀具都用青铜打造,这里面也包括剃须刀。古埃及人对胡须特别讲究,既有刮又有修,所以剃须刀的形状要能让人灵活手持,样子有点像镰刀。

然而,刮胡子这个原本为了美容的举动,有时候却演变成了毁容——因为刮胡子时,刀刃并非切割时的水平移动,而是垂直移动,这就需要刀刃非常薄,否则正常用力下,胡须不易被刮断,使大劲则会刮出血道子。但在当时的工艺条件下,无论石刀还是青铜刀,刃口都很厚,所以先祖们都有着血流满面,坚持剃须的毅力。
直剃刀:小心被割喉
在不崇尚蓄胡须的国度里,古人忍受一边美容一边毁容的折磨,直到公元前4世纪,冶铁技术日趋成熟时才结束,那时的钢制刀刃已经可以打磨得足够薄了。此时,人们还发现,这么薄的刀口不能用磨刀石打磨,得用皮子。因为磨刀石虽平,表面仍有细微的坑洼,菜刀之类刀刃厚,不受影响,而剃须刀薄,上过磨刀石后刀刃就会扭曲。于是,人们就像老电影里演的那样,刮脸前都会拉出一条皮带,把刀在上面一遍一遍蹭。

1609年,一个法国理发师发现,刀刃与胡须形成锐角时,胡须最容易被刮干净,但这就需要持刀的手向外拧,很不方便用力。于是,他决定对剃刀进行改良,将刀身立面微微弯曲,这样一来,持刀手不用外翻,刀刃就能与胡须形成锐角。而且,他还添加了一个可折叠的刀柄,打开后整个刀呈“一”字形,这就是直剃刀。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