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说
文章出自:博物 2012年第01期
硫磺漂白剂(北京·孙齐铭):
没见过硫磺,看了《博物》才知道原来硫磺长得这么好看。不过,它那股臭烘烘的气味我可领教过,泡温泉、放爆竹时都能闻到,按我们化学老师的话说:“它们跟屁有异曲同工之臭。”可不是,屁的成分中也含有硫。
早在几年前,听新闻里说有些不法商贩用硫磺熏银耳、口蘑,为的是让它们显得更白净漂亮,当时以为这是个“新发明”,读了文章才知道,原来古埃及人就已经用烧硫磺的方式来漂白了。我很好奇,烧硫磺能漂白是什么原理呢?

《博物》:
硫磺那股不太好闻的气味,源自其中的硫元素,它生成的二氧化硫、硫化氢,都有很浓重的臭味,而它的漂白功效,却与硫元素本身没有太多关系,而是硫磺焚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在起作用。
二氧化硫的漂白机理不像氯水、次氯酸(也就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通过自身的强氧化性使物体褪色,二氧化硫是通过与有机色素结合,产生无色的化合物,使物体不再显现颜色,不法商贩们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给泛黄的银耳、口蘑“美容”的。但二氧化硫具有毒性,漂白布、草席之类还可以,漂白食物可是万万不行的。另外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并不牢靠,久置之后,物体还会变回原色。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