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冷艳彩妆
降温造就的变色风景
标签: 草木庄园
红色彩妆

槭树@红叶谷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说到变红的秋叶,人们大都会想到这句诗,然后觉得“枫叶”就是秋天变红的树叶代表了。但民间所谓的“枫树”,可不是某一种植物,而是两大类植物的统称:在南方,“枫树”是指叶子分为三叉、揉搓后有香气的枫香;而在北方,“枫树”是各种槭树类植物的统称,它们的叶子有的五个角,有的七个或者九个角,甚至还有不分叉的。槭树家族里确实有些种类在秋天会变得极红,但有些种类却只会变成干枯的褐色。吉林省吉林市红叶谷里的槭树,算是形成红叶景观最壮烈的一群了,这其中又以“假色槭”为红色之最——民间把假色槭称为“色树”,说的就是它在秋天的颜色会发生改变。假色槭喜欢湿乎乎的空气和土壤,讨厌干燥的山坡,若是沟谷里再有一条溪流,就更加惬意了。红叶谷就是这样一条潮湿的山谷,每到秋季,潮湿寒凉的水汽弥漫时,树叶就会开始变红。



黄栌@香山
全国闻名的北京香山红叶,叶片是卵圆形的,没有棱角,没有锯齿,叶柄上只长了一片圆圆的树叶,如同团扇——这样的叶子来自于“黄栌”。与槭树正好相反,香山长了满山红叶可不是因为这里潮湿,而是因为这里的土壤干旱瘠薄。黄栌的根系格外发达,比其他树木的吸水能力强得多,因此水分少的时候能生活得很好,水多了就会被“淹死”。每当观赏红叶的佳日到来,京郊游人如织,那其中或许很少有人知道,是这里的土壤足够贫瘠,才得以造就这等景观。


碱蓬@红海滩
辽宁盘锦的红海滩,红色的来源是一种叫“碱蓬”的草本植物。海边的泥滩被矮小的碱蓬所覆盖,因为邻海,土壤盐碱含量高,泥滩上其他植物很难如此大量地存活下来——经常被海水浸泡,谁受得了啊!碱蓬胖胖的茎叶里,有很多贮存盐分的“盐泡”,它把盐分约束在盐泡里,不让这些盐去祸害身体的其他部位,因此才能在海边泥滩长得如此壮硕。海边的居民把碱蓬当做蔬菜吃,带有天然的咸味,都不用另外加盐。


狼毒大戟@小中甸
云南香格里拉城外不远处的小中甸,到了秋天也有成片的红色景观。看到殷红如血的草地,游客们难免为整齐划一的色彩而惊叹,但当地牧民却对此不屑一顾。变红的不是树木,而是草本植物,名字叫做“狼毒大戟”——听名字就知道来者不善,狼毒大戟全身有毒,味道又苦又辣,牛羊避之不及,绝不以此为食。在健康的草场上,狼毒大戟不至于如此肆虐,只有当草场上放牧的牛羊太多,牲畜把牧草啃得光秃秃之后,少了竞争,没被吃掉的狼毒大戟才觅得出头良机,并在秋风中随着夜间温度骤降,而集体由黄绿色变成红色。红色草地,虽然壮观,却是草场退化的标志,难怪这动人心魄的美景会让牧民们叹息了。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