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远方
“间隔年”点亮大学时光
标签: 博物广知

你听说过英文“Gap Year”吗?在当今欧美发达国家的年轻人中,这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直接翻译过来就是“间隔年”,也称“空档年”。具体而言,就是指暂时中断学业,用一段较长的时间走出家门和校门,旅行、打工,或者参加公益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目的在于开阔眼界、增长见闻,为自己的人生积累一段宝贵的经历。
多数人会选择把间隔年放在高中毕业与升入大学之间,或者在大学毕业与工作之间。但只要条件成熟,暂停大学课业去远行的也为数不少。间隔年的时间不一定非要一年,只要有目的、有计划,最重要的是有意义,即使两三个月,人们也会把这段阅历视为对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间隔年。
切·格瓦拉:间隔年“引爆”拉美革命
说到间隔年,最富传奇色彩的就是拉丁美洲的革命家切·格瓦拉。早在“Gap Year”这个概念出现以前,他就认识到“行万里路”的重要。

格瓦拉出生在阿根廷。1951年,23岁的他还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学生。一天,他与好友突发奇想,决定去长途旅行。于是他不顾家人反对,办理好一年的休学手续,告别家人与女友,便与伙伴骑着摩托车上路了。
责任编辑 / 杨练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