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流石滩
严酷的高山试炼场


文章出自:博物 2011年第03期 作者: 黄戴戴 

标签: 博物广知   地球村公民   

在高山雪线之下,稠密连片的草甸、灌丛之上,有一片接近荒芜的地带,这里充斥着岩块与碎石,这些大小不一的石头沿着陡峭山坡缓慢滑动,因此人们称这种环境为“流石滩”。流石滩的环境严酷,夜间的严寒,白日的强辐射,以及终年不止的狂风,使得大多数生物都不愿久留,只有少数动植物拥有特殊本事,能够耐受流石摊的恶劣环境,在此安家落户。

流石滩植物

拓荒先锋

率先登上流石滩的植物,以根系固着土壤,以凋零的植株增加了有机物含量,因此,流石滩上的稀疏植被,是极其珍贵的拓荒者。尖被百合在地下生有鳞茎,以此度过漫长的寒冬,之后赶在短暂的夏季生长开花。

低矮策略

合头菊的植株紧贴在地面生长,几乎没有地上茎,只是在基部生有一摊叶子,花开在叶子之间。多种生在流石滩的植物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低矮策略,用来避免狂风的伤害。合头菊的根系也在地下网状铺开,与坡面平行,使植株稳固。

长毛防护服

三指雪兔子是种外形奇特的植物,看上去如同一团生有白毛的茸球。“雪兔子”类植物的造型大都如此,白色茸毛不仅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在白天强光辐射时,也可以反射掉多余的射线。同时,植物叶片蒸腾出来的水分,也会被保留在白毛的防护服中,以便循环重复使用。

深挖地基

也有一些生在流石滩的植物采用了另外一种方法:将根系深深扎入土中,用来固定地面上的植株。全缘叶绿绒蒿在地面上的植株比较高挑,这就要求它拥有极其深入的根系作为支持。据测量,某些地面高度1米左右的流石滩植物,地下根系能够达到10米以上的深度。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