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松树为什么不结松子?


文章出自:博物 2012年第05期 作者: 彭鹏 

标签: 生活百科   博物广知   地球村公民   

在城市的公园里、小区绿地上、道路两边,经常栽有松树。走在松树旁边,看到枝头上挂着一只只褐色的松果,于是开始幻想松子的美味—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也许不仅如此,你还进行过实际操作,从树下捡起松果来,仔细寻找里面的松子。最终的结果,通常是面对空空如也的松果失望而去。当你谈起这段经历,会不会有朋友这样安慰你:大街上和公园里的松树,是不结松子的品种!

松树若是听到这句话,会很苦恼的。毕竟也是树木,也要依靠种子来繁殖,实际上无论是哪个品种的松树,都是要结松子的。不过,在制造松子的问题上,松树们分为两大“帮派”,它们结出的松子形态差异很大。

红松
油松(球果未裂开)
油松(球果开裂)

我们通常吃的松子,是靠“动物快递员”来帮忙传播的。这样的松树常见的有红松、马尾松、华山松等,它们能结出超过1厘米长的硕大松子。这些松子富含油脂,对于准备过冬的松鼠和鸟类来说,是珍贵的脂肪补给。小动物们把松子取走,浅浅地埋在各处,记下地点,以便冬天刨出来食用。但是松鼠也好,各种鸟类也好,它们的记忆力终究有限,难免忘掉很多藏宝地点。春天到来,这些被遗忘的松子受了春雨浸润,便会生根发芽,在远离母树的地方开始自己的生活。人类中也有酷爱吃松子的,市场上见到的松子,全部都是这类松树(特别是红松)所贡献的。

红松松子
油松松子

另一大类松树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策略。它们的松子娇小,只有不到半厘米长。虽然不是动物们菜谱上的首选,但这些种子质地轻盈,又附带了一片薄薄的翅膀。只要天气晴朗,熟透了的松果变得干燥,鳞片张开,带翅膀的种子就从鳞片间滑落而出。借着一阵清风,松子伞兵们散落各处,开始了新的旅程。这样的松树,包括油松、白皮松、樟子松等,都是城市绿化中的常用树种。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