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
西太平洋边缘最美的花岗岩

“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三清山的仙境,得益于奇峰怪石的营造。

花岗岩博物馆
有人说它是:“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也有人说它:“奇中出奇,秀中藏秀”;它更赢得最诗意的赞颂,说它是“西太平洋边缘最美的花岗岩”。江西上饶的三清山,形如大地上一片自东南向西北倾斜的荷叶,自然亿万年的精心造化,塑造了这片峰峦林立、怪石峥嵘的峰林。
三清山规模并不大,南北12.2公里,东西6.3公里,远古时期的花岗岩经构造抬升和风化剥蚀、崩坍,形成典型而奇特的峰林地貌,令三清山成为展示花岗岩各类景观的“博物馆”。
在缭绕的云雾间移步换景,人们不免给这些石头添上了想象的色彩。三清山的地标是一位高大的“美女”——女神峰。在海拔1180米的云海间含情脉脉的“司春女神”,高80多米,其实她的身躯是巨大的花岗岩孤峰,而头部是一枚球状风化的石蛋。在女神峰的不远处,一条百米多高的巨蟒自幽谷中拔地而起,为一个巍然矗立的花岗岩柱峰。它是沿花岗岩的北西向与北东向两组垂直节理和裂隙,经过风化剥蚀、崩塌冲刷而形成的残留柱峰。头粗身细,头顶弯曲,酷似横空出世的巨蟒直上云天。
就算不赋予它们似人似物的造型,三清山的花岗岩,也具有内在的勃勃生命力,因为峰峦、峰墙、石林、峰丛、峰柱、石锥、峡谷、崖壁,记录了这片花岗岩形成和演化的生命过程。在这里,既有大尺度的演化,也有微观的变化。我们能看到,峰峦如何逐步消磨成石锥;也能发现棱柱状、锥柱状和次浑圆状的峰柱,展示了一个由弱风化到强风化,逐渐深化的系列。
责任编辑 / 徐韵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