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阳关
在唐诗中重现辉煌

敦煌西北90公里处的玉门关遗址
汉关
在唐时辉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经历过敦煌的震撼,西行,视觉已经疲劳于茫茫戈壁的昏黄,偶尔出现的一个个不高的土堆,依稀可以辨出是古代的建筑遗骸。拖着疲惫的双腿前行,可知道自己走过的是怎样一段被反复吟唱的历史?这些不起眼的土墩,就是当年汉长城的烽燧与关隘,唐诗中的阳关和玉门关,曾是它们中最雄壮的两个。
2000年前的天山一带,匈奴大军“控弦之士三十余万”,侵占了整个河西地区,威胁长安。后来,汉武帝厉兵秣马,卫青、霍去病带领汉军终于击败了匈奴铁骑。为了巩固边疆,汉武帝在河西地区“列四郡、设两关”,这两关就是后来无数次出现在唐诗中的阳关和玉门关。此后,西域不再是神秘和荒凉的代名词。
责任编辑 / 李享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