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病毒
标签: 博物广知

花朵的化妆师
“杂色”郁金香在16世纪的欧洲风靡一时。郁金香之花原本为纯一色,当杂色花纹出现时,颜色通常为红、黄、紫、白四色中任两色的组合。这种缤纷杂乱的花纹,如同喷溅在一起的各种颜料,引发了人们的狂热追求。富人们竞相收购,不惜用房子、农场,甚至他们女儿的婚事做交易,只为能弄到一块色彩斑斓的郁金香鳞茎。

郁金香碎色病毒不愧为高明的育种者,在它的“涂抹”下,郁金香花瓣呈现出两种颜色交织的图案,其色彩和纹路比杂交的花朵更为绚烂、更富有想象力。

这种小小的病毒是马铃薯Y病毒属的一员,这个属是植物病毒中最大的一个家族,这个属的线状病毒通常长750nm,直径11~15nm。在电镜经过后期染色成的图像中,有谁能想象这些东倒西歪的小棍子,就是给郁金香染色的神笔呢?
到底是谁给了郁金香如此美丽的色彩呢?答案是一种植物病毒。植物病毒对植物生长产生的本来是危害作用,使叶或花改变颜色。对某些花卉来说,正因为病毒的侵染,花瓣在原有颜色上产生了花斑或条纹,花色变得更加奇异别致。
早在18世纪,人们就开始利用病毒感染引起植物叶和花的变色,来创造新的花卉品种。如日本的卫矛叶变色品种和中国的绿菊。现在我国花卉丰产地云南的昆明、玉溪、楚雄、曲靖等地区,也发现有各种花卉的杂色花,每个花瓣所表现的斑驳或条纹都不一样,都是侵染引起的特殊变异。病毒正是巧手的“化妆师”——杂色郁金香由郁金香碎色病毒感染引起,香石竹斑驳病毒是杂色香石竹形成的原因,虞美人单色红花经病毒感染后会在花瓣上出现间距大小不等的白色细条纹。
洒向害虫
任何病毒都不能离开宿主细胞而独立进行自我复制和增殖,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提供能量系统。然而病毒往往是个恩将仇报的家伙,经常会反过来危害宿主。利用这个特点,科学家们开发出了病毒杀虫剂,利用昆虫病毒杀死其特有的宿主——昆虫。
责任编辑 / 徐韵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