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节日连连看
标签: 文化文明

图1
歌舞和灯会 中外狂欢节
从心理的渊源看,肃穆的宗教斋戒期开始前,人们似乎需要纵情狂欢一下才甘心,于是嘉年华诞生了。而元宵节,好像是悠闲的中国人新年春节总过不够,拖到正月的月圆之夜再给自己找一个贪欢的理由。
火树银花・元宵节

图2
春节之后,大地回春,在正月十五这天,人们迎来了元宵节。从汉代开始,就有过元宵的习俗。唐代则发展成盛况空前的灯会,唐玄宗甚至命人制造璀璨无比的巨型灯轮,身着锦绣罗衣的宫女们在彩灯下载歌载舞,美其名曰“踏歌”。同时击丸、蹴鞠、踏索、上竿等教坊百戏也在元宵之夜上演(图2)。御街两边张灯结彩,烟花腾空,星摇斗落,鞭炮声不绝于耳,热闹欢腾延绵数十里,大街小巷隔天之后还留有游人的余香。
宋代非常重视元宵佳节,有一年怕天气阴晴不定,就“预借元宵”,从腊月初一到次年的正月十五,这一个半月一直张灯结彩(图1),尽显繁华。辛弃疾曾描写到当时的元宵佳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责任编辑 / 徐韵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