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
深海烈焰


文章出自:博物 2011年第07期 作者: 于志伟 陆恒 

标签: 自然探奇   博物广知   

珊瑚——深海烈焰

鲜红欲滴的珊瑚宝石,跟珍珠、琥珀一样都属于有机宝石。它来自浩渺的大海,是一种叫珊瑚虫的微小动物的杰作。生活在温暖的浅海区域的珊瑚,能够大大减少海风、海浪等对陆地面积的侵袭,所以又叫“环保珊瑚”

小虫盖大楼

无论珍贵的珊瑚宝石,还是普通的珊瑚礁石,都是珊瑚虫创造出来的外壳。珊瑚虫是一种腔肠动物,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域,水温必须在20℃以上。每只珊瑚虫只有米粒大小,它们聚集附着在一起,捕食浮游生物为生。在生命历程中,它们不断地吸收海水里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质和角质层来保护自己。

珊瑚虫死后,石灰质的躯壳钙化成碳酸钙成分的石头,就是珊瑚石。新生的后代在祖辈们留下的躯壳残骸上,继续生长出新的外壳。就这样,在生生不息的循环中,为了更多地捕捉食物、吸收阳光,珊瑚“城堡”越盖越高,并且还朝前后左右各个方向扩张着,远远望去就像一棵婀娜多姿的大树。

根据推算,珊瑚生长1米高大约需要1000年左右的时间,1米高的珊瑚树完全钙化为珊瑚石,大约需要1万年的时间,正所谓千年珊瑚万年红。从古至今珊瑚雕刻成的吉祥图案依然被寄予美好的希望。

石头与珍宝

在水下50米左右的浅海里,珊瑚成为平凡的礁石,质地疏松而多孔,中国南海的西沙、南沙群岛,还有澳大利亚大堡礁,都是珊瑚礁形成的岛屿。而在200~1000米以下的深水区,珊瑚虽然碳酸钙成分不变,却因为受到的水压大,内部钙化成微小的针状结构,质地更加细腻、坚硬。历经几千万年,海底火山活动带来丰富的矿物元素,让珊瑚变得美丽动人:吸附铁元素为主的变成红色,吸附镁元素多、铁元素少的变成粉色,只吸附了镁元素的成为纯洁的白色—这些在深海“历练”过的珊瑚才能栖身宝石之列。珊瑚宝石大多数是红色系的,珠宝界以纯正的大红色珊瑚为贵,而纯白色的珊瑚因极为稀少,更是无价之宝。

宝石级别的珊瑚主要分布在世界上火山地震活动的高发区,海底火山活动提供了大量的铁、锰、镁等元素。吸附铁元素为主珊瑚就变成红色。

责任编辑 / 童晓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