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气体
被忽视的透明一族

疯狂实验室
世界上有些物质看不见,也摸不到,却充斥在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命中,它们就是气体。气体经常被人忽视,但它们都有着自己特殊的才能,比如氧气,没有它,绝大多数生物都得灭亡;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正好被绿色植物当作光合作用的养料;氢气不光能充气球,还是发射火箭的高能燃料
气体的种类有上百种,其中很多都可以人工制取,被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但由于它们绝大多数无色无味,所以想要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特质,只能借助于化学实验。
用体积称重量
气体重量的参照目标就是空气,因为空气无处不在,最容易被比较。空气的密度1.2㎏/m3,比它密度小的有氢气、氨气、甲烷等,在实验室里,制取和收集这些气体时,要把收集瓶大头朝下倒过来,这样它们会窜到瓶子的顶端,把空气从下面挤出去,称之为“向下排空法”;而收集氧气、二氧化碳等比空气重的气体,收集瓶正好反过来,气体要由瓶底,把空气从上面挤走,所以叫“向上排空法”。

气体化成“水”
如果有足够大的压强,或者足够低的温度,气体都会转化成液体,这个过程也叫“液化”。在钢瓶中液化后的煤气、天然气晃动起来,好像灌了水在里面,所以人们也以此判断里面的气量有多少。
如果有足够大的压强,或者足够低的温度,气体都会转化成液体,这个过程也叫“液化”。在钢瓶中液化后的煤气、天然气晃动起来,好像灌了水在里面,所以人们也以此判断里面的气量有多少。
菜有论斤称的,但你没听说过谁去燃气站喊“给我来3斤煤气”吧?因为气体都是完全无形的,通常都是以体积作为它们的计数单位。不过气体体积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像自然状态下10m3煤气,正是通过加压,才能装进一个不足1m3的煤气罐里。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