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球上捉虫子

鼻涕虫
科幻作家弗兰克·赫伯特在他的小说《沙丘》之中,描绘了巨型沙蚕在沙丘间穿过的情景,而在火星上,一群群黑色的鼻涕虫也浩浩荡荡地爬过荒漠。这些黑鼻涕虫其实是形态诡异的沙丘。这些沙丘的主要成分来自火山口底部的玄武岩,因而通体呈黑色。火星秋冬季的西风,把本该呈圆形的沙丘变成了“鼻涕虫”形。


果蝇脸
这个面带“囧”相的“果蝇脸”,是火星“克利斯平原”上的一个撞击坑。其中,“两只眼睛”是两片古怪的洼地,可能是由于风或者水侵蚀形成的。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数亿年前,火星洪水穿过这个平原,这个撞击坑在流水冲刷下,加上近年来的风力作用,形态不断变化,最终被塑造成“虫脸”的模样。


蜘蛛


火星的北极什么样?那里冬天极其寒冷,覆盖着水冰和二氧化碳干冰。而到夏天,融点低的干冰层逐渐消失,融点较高的水冰则依然存在,二氧化碳气体从冰的底部钻出,克服重重压力,在地面上雕刻出一些放射状凹槽,于是大地上爬满了小蜘蛛。样子相近的“蜘蛛”在水星上也有一只,不过它的形态是由于火山活动和岩石冷凝收缩产生的。
玻璃蠕虫


随着探测器扫描火星表面,人们仿佛看见一条长长的“虫子”在视野中咕叽咕叽“爬”了过去—50米宽,数公里长,上面有一道道整齐的弧形痕迹,这是何方妖怪?火星蚯蚓?马陆?蜈蚣?最后人们决定用一种更贴切的动物“矢虫”来给它命名,矢虫又叫玻璃蠕虫,是一种身体透明的水生蠕虫。后来发现,在火星上趴着的火星矢虫数量真不少,但人们还猜不出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责任编辑 / 张超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