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叔的“圣诞袜”
多功能鸟脚全解析


文章出自:博物 2012年第12期 作者: 卢可 

标签: 地球村公民   

有的鸟脚仿佛涂了一层蓝油漆,有的鸟每根脚趾都像一截一截的小香肠,有的鸟脚底布满细刺,有的鸟脚坚实得如同马蹄……若是将鸟类的脚摆放在一起,简直就像凑齐了一堆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特制“圣诞袜”。这些脱不下来的“袜子”们除了视觉效果,当然对于鸟类而言还有更重要的作用。
小鹀(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赵超)

常规袜:

鸣禽的标准尺码

到底哪个部位算是鸟类的脚?如果说,人类的大腿、小腿之下就是脚,那么对应到鸟类,就出现了一点小麻烦——鸟类的“腿”怎么看上去有三截呢?没错,在大腿、小腿之下,还有一截细长的部分和鸟的脚掌相连接,这一部分名叫“跗跖”,实际上对应着人类脚踝至脚背这部分。所以,鸟类的脚实际上除了爪子、脚掌之外,“跗跖”那第三截小腿也应当计算在内。之所以把脚踝和脚背演化成小腿的模样,是和鸟类的飞行有关——起飞和降落时,多出的一截小腿可以多增加一些弹性和缓冲。

除了“跗跖”与众不同之外,常见的鸟脚具有4只脚趾:大都拇趾向后,其余3只脚趾向前。脚趾先端具有爪,脚趾和“跗跖”通常覆盖以鳞片。这就是常见鸟脚的经典构造,在所有鸟类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鸣禽(如麻雀、家燕、喜鹊等)通常穿着这样的“常规袜”。

鸟类和人类腿部、脚部骨骼对应图。
(相同颜色的骨骼互相对应)

长筒袜:

涉禽的雨靴

常在水边或浅水中、烂泥地上生活的涉禽(如大白鹭、丹顶鹤、黑翅长脚鹬等)腿脚纤细,细长的“跗跖”连同轻巧的脚趾,俨然就是鸟类中的长腿妹妹穿了一双长筒袜。不过,涉禽生有这样一双修长的美腿可不是为了炫耀,在海滨或者湖畔,它们需要长时间站立在水中觅食或休息,加长的“跗跖”可以使它们涉足更深的水域。但与此同时,涉禽们为了追逐食物或者躲避敌害,有时又需要从水下的泥巴中迅速“拔腿就走”,于是它们的脚趾也大都比较纤细,以免拔腿时制造太大的阻力。

涉禽(类)的脚(无后趾)

在我国国画中常见的“松鹤图”,虽然有着长寿的美好寓意,但实际上仙鹤是没办法站立在松树枝上的。因为包括鹤类在内的常见涉禽,都只剩下3只脚趾,向后的拇趾已经退化,所以没办法抓握住树枝,而只在地面站立。鹭类是涉禽之中特殊的一群,它们的拇趾依然保留着,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鹭类在靠近水边的树顶上成群地筑巢栖息。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