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侦探
狄仁杰、包拯、宋慈


文章出自:博物 2012年第12期 作者: 赫连镜繇 

标签: 古史传说   

提起名侦探,大多数人会马上想起福尔摩斯和柯南。不过近年来,各种国产侦探影视也如火如荼:《神探狄仁杰》、《少年包青天》、《大宋提刑官》荧幕上的“中华名侦探”队伍,也堪称阵容强大、经久不衰。这不,本着“支持国货”的原则,最近包大人和狄大人在网络上也“忙”得很。然而这些源于后世小说的名侦探故事,其实与这几位人物真正的历史形象不尽相同。

狄仁杰

政治家能屈能伸

论资排辈,唐代的狄仁杰无疑是三名中华神探之首。狄仁杰,字怀英,山西太原人,因为在武则天时期担任过“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在当时相当于宰相,所以也被称为“狄阁老”。

狄仁杰通过科举当上官,仕途一路上,总是与案子脱不开关系。唐高宗年间,他当上了“大法官”,一年内判决了大量积压案件,所涉及的一万七千多人中,竟然没有一个觉得判决不公而要上诉申冤的。之后,他又被调到“纪委”,不畏强权,纠察了很多权贵。武则天当政之初,他到甘肃当地方官,更是摆脱不了审理案件这种日常工作。

然而,在这一系列和案子有关的政绩中,狄仁杰的角色与其说是“神探”,不如说是法官和检察官。“断案如神”虽为他的政治生涯积累了资本,却还远不足以让他流芳百世。

正史对狄仁杰的评价,首先是一名卓越的政治家。他所处的时代,正值武则天登基,李唐天下面临改朝换代的危险,社会一度动荡不安。狄仁杰本是唐高宗的臣子,他出仕武周朝,初始时也饱受“忠于正统”者诟病。然而他的眼界、心胸和政治才华,确实都高人一等:对武则天不亢不卑,敢于抵制苛政,提出了许多稳定社会的宽和政策,并先后为国家举荐了数十位优秀官员。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