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头
家用水闸进化论
标签: 博物广知

水“龙头”兽形出水口
人类吃吃喝喝、洗洗涮涮都离不开水。中国自秦汉时期始,人们便将竹管内的竹节打通,再把竹子一根根连接起来,从河流或山顶泉眼引水来用——这或许是人类最早的自来水管道。
后来,各式各样的管道渠槽在古代中外的宫廷中,已经非常普遍,用来给花园中的喷泉送水,或是让雨后的积水排走。而无论是喷泉出水口,还是积水排水口,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一个经过雕琢的兽头,水从其口中流出。特别在中国,因为“龙吐水”的传说,兽头大都雕成龙头,所以老百姓管它叫“水龙头”。只不过,此时的水龙头只能放任水自流,不具备开关功能。

螺旋式水龙头 旋转的水闸
真正能控制水流的水龙头,直到16世纪才出现。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皇帝,苏莱曼一世极为热衷修建喷泉,于是,首都伊斯坦布尔城中,到处是由黄铜铸造的兽首水龙头,但这对于淡水资源并不丰富的伊斯坦布尔来说,太过于浪费了。于是,为了缓解这个问题,人们发明出一种阀门装置,装在兽首出水口内,白天开闸喷水,夜间关闭。
这种阀门装置也是采用黄铜铸造,由手柄和带螺纹的柱体组成。将螺纹柱插入兽首的管道内,逆时针旋转手柄时,水便会从螺纹柱与管道的空隙间流出;而顺时针旋转,螺旋柱则将管道堵死。而且为了美观,手柄还被雕出兽首毛发的纹理,安插后与兽首合为一体,这便是现代水龙头的雏形。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