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跳跷
“弹力出飞人”


文章出自:博物 2009年第02期 作者: 陈陶然 

标签: 酷玩意儿   

平地跃起超过1米?双手风车大灌篮?甚至于袋鼠似的跨越小轿车?我知道你做梦都想跟NBA赛场上那些“飞人”看齐,只不过……咱运动能力差了点,个子也矮了点。但是一旦把“弹跳跷”穿上脚,这些高难动作就全不在话下了。

弹簧

精巧又简单的发明

乍看上去,这玩意结构并不复杂,既不充电又不烧油……,我知道,靠辅助动力让人飞起来的那叫喷气背包。弹跳跷的核心部件是一根强劲的金属弯杆,说到底,这是一种构造巧妙的弹簧系统。

弹簧系统,陪伴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历史上最早的弹簧恐怕非“弓”莫属了。《山海经》上说,上古“三皇五帝”之一的少昊,其子“始为弓矢”;弓的名称还与今天的“张”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公元前3世纪,一位“古希腊的爱迪生”克特西比乌斯,在研究“剑为什么有弹性”的过程中,用弯曲的青铜板做成了世界上第一只片簧。这时人们终于认识到:金属比木头、角质的更富有“弹性”。

“弹性”意味着能量的储存与释放。作为“弹跳跷”物理学上的老祖宗,无论是后羿射日的神弓,还是古希腊人城头片簧驱动的抛石机,都遵循着弹性势能先储存、再释放的不二定律。

责任编辑 / 萧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