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命的混凝土
法国朗香教堂
文章出自:博物 2009年第12期
标签: 城市建筑

它像一艘混凝土制成的小舟,鼓满风帆驶向未来;又像一只巨大的蜗牛,休憩在绿草如茵的山顶。朗香教堂尽管小巧又年轻,却是欧洲最有人气的地标景观之一。它凝结着一位建筑泰斗的毕生心血;这座建筑的故事,也就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故事。
离经叛道的方盒子
对于即将作别19世纪的建筑师们来说,面前的20世纪是一个值得狂欢的世纪。工业革命这棵参天大树上,已经结满硕果。“工程能力”——这道几千年来困阻于建筑师面前的高墙,即将被推倒了。

走进大贝壳
你肯定想不到,在这座“贝壳”一般的小教堂内部,空间却不显得局促。在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同时,又实现一座房屋的所有功能,这正是朗香教堂高明的地方。
你肯定想不到,在这座“贝壳”一般的小教堂内部,空间却不显得局促。在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同时,又实现一座房屋的所有功能,这正是朗香教堂高明的地方。
伫立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方尖碑,第一次超越了古埃及吉萨金字塔的高度;接着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又轻松打破了前者的纪录。这个时代的每一个建筑师,都可以是拉姆西斯法老,可以是君士坦丁大帝。
然而20世纪又是一个思考的世纪。现代化社会催生了“现代主义”——“形式永远依据功能而定”就是现代主义者的宣言。他们提倡用实用、抽象的建筑,终结古典时代的建筑美学。今天我们看到那些直上直下的高楼大厦时,可能觉得理应如此,但它们在一个世纪以前,却简直算是“离经叛道”。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