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咸亦苦不可少
吃进嘴的轻金属:钠、镁、钾、钙


文章出自:博物 2009年第12期 作者: 菡榭 

标签:

盐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的化合物,其中,有些是剧毒的,而有些是能吃的,甚至是人体必需的。钠、镁、钾、钙这四种元素,就是可食用的盐中,最常见的阳离子部分。虽然它们不都是咸味的,却在人体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细粉大摩擦
体操运动员在上器械做体操前,都要在手掌心抹一层“镁粉”,有时还在器械上也抹一些。镁粉并不是镁单质的粉末,而是碳酸镁。它质量很轻,而且具有很强吸湿性。运动员在比赛时,手掌心常会冒汗,湿滑的掌心会导致摩擦力减小,使运动员握不住器械,影响动作质量,甚至因失误而受伤。碳酸镁恰能吸去掌心汗水,并增加掌心与器械之间的摩擦力。

如果吃到一口很咸的菜,很多人都会惊呼“打死卖盐的了!”—来抗议盐放得过多。这里说的盐,都是指以氯化钠为主的食盐。食盐的咸味来自它的阳离子:舌头上的味细胞捕捉到阳离子后,经过神经传递让人感觉出味道。在数百种的可食用盐类中,能充当阳离子的元素主要有钠、钾、镁、钙等4种,但它们并不都是咸的。像纳、钾离子有咸味,是食盐的主要成分;而镁、钙离子味道苦涩,常用于药剂,比如静脉注射的生理盐水。海水“又苦又咸”,正是因为具备这4种阳离子。而之所以咸味为主,并非海水里镁、钙比纳、钾少,而是人的味细胞对钠、钾离子有更强吸附力。

“镁”白的火花
镁在空气中易燃,能发出强烈的白光,除了用于早期的照相照明,盛大节日中的大型礼花弹中也有镁粉,用来增强礼花的亮度,以及延长在空中的闪烁时间。另外,军用闪光弹,也是利用镁粉燃烧时产生的强光,晃花敌人的眼睛,从而掩护自己和战友。

钠、镁、钾、钙的最外层电子只有一两个,原子核很难“看住”电子,所以它们动辄与周边物质发生反应。这四种元素的小块单质放进水中,都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大量氢气,从而把小块托出水面,漂浮着四处乱窜,并发出吱吱的声响,就像游乐场里的疯狂老鼠。虽然化学上以比重为标准,把这四者与铝等元素同归为轻金属,但它们能漂在水上的本事,让它们显得更轻。

补补“水钙”
补钙,是从我们的婴儿时期就开始,持续一生的项目。除了平时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像牛奶、鱼片,直接食用钙片是最常用的手段。但是固体形态的钙,在人体内吸收利用率极低,基本上属于吃进多少拉出多少,实在浪费。如今,液体钙是时下补钙的最佳产品,离子状态的钙可以直接被吸收,毫无浪费,做到物尽其用。

这四个轻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当丰富,都位列“元素含量榜”前十。因为它们的单质形态太过于活跃,所以在自然界中,都是以稳定的“沉睡型”氧化物和生物体内“忙碌型”离子的形态存在,鲜有惹是生非的举动。另外,它们还是所有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无论缺了哪一个,肌体都不能正常运转。像钾、钠离子维持了细胞间的渗透压,钙离子保证了骨骼的强度,镁离子提高了运动中肌肉的耐力。说到这,还得回到文章开头,因为这些离子,大都是以食物及调味品的形式吃进体内的。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