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化石
化石的复制制作


文章出自:博物 2005年第12期 作者: 李磊 

标签: 博物广知   

什么?好朋友看上了你前几天上山好不容易打到的化石。给,还是不给?这是一个问题。“克隆”一个给他吧,友情、爱石两不伤。不要误会,这不需要像克隆“多莉”那样提取母体的细胞,只要橡皮泥、石膏和硅胶就可以复制了。

简单地说化石的复制分两个步骤:第一是利用原化石制模;第二是用模具来灌模。上面所介绍的方法适合做平面模型,如果要做立体的化石模型,就复杂一些了:在上面的第三步后,把模具翻过来,再倒硅胶和石膏,重复2、3步骤。这样制作出的模具,灌入石膏后就可以制作出立体的化石模型了。
1.涂一层硝基清漆保护化石表面,之后用橡皮泥将化石围起来,让其上沿超过化石2—3厘米。注意围好的化石放在桌面上一定要呈水平状态。
2.涂一层隔离剂(肥皂水)后,将加了少许固化剂的硅胶液体涂抹在化石上。等凝固后,再刷第二层、第三层。中间可以放一层纱布增加硅胶的牢固性。
3.待硅胶凝固后,倒入加水搅拌好的石膏液体,让其干透凝固。注意,多放置一段时间(大约1小时),因为石膏的表面凝固后,里面可能还是液体状态。
4.揭去橡皮泥,慢慢地取下石膏和化石表面的硅胶。这样复制化石的模子就做好了,石膏的部分叫做托模,硅胶的部分叫做内膜。
5.将柔软的硅胶内模放在坚硬的石膏托模上,再用擀成片状的橡皮泥围起内模和托模,让其上沿高出内模2—3厘米。
6.将石膏液体倒入模具里,用笔刷轻轻搅动,确保石膏液体和内模完全接触。注意,所用的石膏粉最好是模型石膏粉,不用建筑石膏粉,这样做出的化石有细节。
7.石膏完全凝固后,揭下橡皮泥和模具,取出复制好的化石。不过,白色的化石实在是很难看。用画笔给化石涂上与原化石一样或相近的颜色。

还记得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里讲的那头黄河象吗?1973年,在我国甘肃省合水县发现这具世界上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骨架。经过一年的修复,这具化石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里。而在1800多公里以外,兰州市的甘肃省博物馆也有一具完全一样的黄河象化石。这是一个复制品,当年为了研究和展出的需要,研究人员复制了黄河象化石。不仅仅在研究上,我们上课时用的好多化石教具也都是复制的,因为有些真品非常宝贵,万一损坏丢失岂不损失惨重。

责任编辑 / 李磊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