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鞭匈奴大帝阿提拉


文章出自:博物 2007年第07期 作者: 郭物 

标签: 古史传说   

作为蒙古高原上英勇善战的游牧民族,在与东方的汉帝国较量了几百年后,匈奴人去向何方?公元5世纪,雄才大略的匈奴大帝阿提拉,率领着他的铁骑横扫欧洲,谱写出匈奴历史最后的华彩乐章:夺取巴尔干,远征高卢,兵围君士坦丁堡,剑指罗马城令罗马人蒙羞,使日尔曼人丧胆。有人视其为恶魔,亦有人形容他是一个伟大的征服者,不论怎样,这位匈奴领袖改变了欧洲的命运。

时值435年盛夏,巴尔干半岛如往年一样燥热、少雨。经过数周的长途驱驰,东罗马帝国的使团早已疲惫不堪。他们此行是奉拜占廷皇帝西阿多修斯二世的承命,来向匈奴君主路加示好的。自432年匈奴各部在路加大帝的铁腕下完成了统一,这个多年来令整个欧洲都不胜惊恐的“蛮族”政权,已经在多瑙河以北的广袤土地上,建立了绝对的霸权。

但是谈判的队伍刚走到匈奴的疆界,就传来匈奴王驾崩的消息,即将在大摩拉瓦河畔迎接他们的,是路加的继承者,他的两个侄儿——一个叫作白里达,另一个名为阿提拉。

两位年轻的匈奴首领,是骑在马上同罗马人谈判的,拜占廷的使臣也只好照样骑在马上。会议的结果是一纸让东罗马帝国颜面扫地的绥靖协议:拜占庭在帝国边境问题上作出让步,并把往年向匈奴纳贡的黄金增加一倍。谈判的主导者是29岁的阿提拉,他沉着、自负、目光如炬、声音低沉。在未来的20年中,这个皮肤黝黑的匈奴青年,将改变欧洲的历史。

一个王朝的诞生

这是一个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的年代,也就注定了这样的故事,必将权力与贪欲、野心与霸业联系起来。阿提拉生于公元406年,年仅12岁时,就被作为议和条约的人质送到罗马宫廷,匈奴亦获得了罗马将军阿契斯作为交换。成长在罗马的阿提拉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同时也学习到罗马人的传统、习俗和思维方式,接触到他们奢华的生活方式。罗马人希望此举能把小阿提拉改造成在匈奴领土“传播文明”的种子;而匈奴人则希望从这个“小间谍”这里获取更多罗马的内部情报。

责任编辑 / 萧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