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养禽史审视“禽流感”
猴年伊始,禽流感在亚洲肆行,短短几周中,已有数人因染“鸡病”而亡,面对严峻事态,人们不得不“杀鸡给猴”,以控制疫情。对此,很多学者已从流行病角度做了分析,那么,让我们再从人类驯养动物,特别是养禽历史,来做一回顾吧。
那还是远在约一万年以前,东南亚及南亚的丛林中,生活着一些野生的雉类——原鸡,当然,包括红原鸡、灰原鸡、绿原鸡、锡兰原鸡,可能都对现代家禽:鸡的起源有所贡献,但驯化的主线还是红原鸡。养鸡的最早有史记录是公元前8000年的越南,然后,中国、印度、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相继发生鸡的驯养。
禽流感的易感动物为鸡和火鸡。我们已知道鸡的演化中心是亚洲,那火鸡呢?火鸡的演化中心则在美洲,包括北美的普通火鸡和南美的眼斑火鸡。在西班牙人抵达“新大陆”之前,美洲的原住民已经在驯养火鸡,直到1524年,火鸡才首次被引入欧洲。刚在英国亮相时,英国人竟以为火鸡来自土耳其,便称其为Turkey,直到如今。
人类畜养的家鸡曾达200种之多,现在多已失传或绝种,尽管全球人类饲养的鸡的总数在100亿只以上,但工业化的繁育技术、市场化的取舍方式,使家鸡的遗传多样性愈益单调。特别遗憾的是,今年,禽流感的重灾区,竟然发生在全世界鸡的演化起源地——越南,令人扼腕。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