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撒哈拉到西奈山
重温摩西的神迹旅程
标签: 古史传说

驰骋撒哈拉——生存的奇迹
离开开罗向东,空调巴士孤独地奔驰在一望无际的黄沙旷野上。课本里讲的撒哈拉沙漠横贯北部非洲,而眼前的沙漠只是非洲东北紧邻亚洲的一个小角落,地图上的撒哈拉早已被尼罗河隔开。然而阿拉伯兄弟们依然指着车窗外谈论着“撒哈拉”的酷暑——因为阿拉伯语“撒哈拉”就是沙漠本身。
这片沙漠里别说人烟,就是绿色也难得一见。一旦走出车门,就有热浪扑面,如果再徒步走上几个小时,我一定会晕倒。然而传说4000多年前,却有一位80岁的老人在这片沙漠连续走了3个月,他身后跟着据说大约200万以色列百姓。为了摆脱奴隶的命运,他们从埃及法老那里逃出来,奔向上帝应许给他们的迦南地(今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境内)。《圣经》的上半部“旧约”记载了以色列人的历史,许多人都认为其中的神迹和众多细节(比如200万这个人数)都属于宗教传说而非史实,但以色列人在一位伟大领袖摩西带领下逃出埃及,到迦南地建立国家这一历史事件,却是不容置疑的。

传说以色列人在沙漠行走之际,没有水喝,摩西用手杖击打岩石而流出泉水;遇到苦水不能饮用,摩西将一棵神树投入水中,就能让苦水变甜。如今看来,这些神迹似乎也不算太神:我想既然摩西出埃及前数十年一直在沙漠流浪和放羊,对沙漠物候一定了如指掌,找到隐藏的水源,还有利用植物中和水中的盐碱(不太浓的)或者吸附水中矿物使之达到饮用标准,也并非不可能。不过即便如此,加上出发前准备的粮食和牲畜,那么多人在沙漠里生存并行走了数月,不是神迹也可以算得上奇迹了。
“旧约”中记载,在摩西启程之前430年,以色列的祖先来到埃及,用智慧帮助当时的法老战胜了饥荒,并在富庶的尼罗河谷繁衍生息。后来的法老将以色列人沦为奴隶,就有先知摩西在上帝耶和华的召唤和帮助下挺身而出,引出了这场从非洲到亚洲的胜利大逃亡。
责任编辑 / 张迪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