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传奇
文章出自:博物 2009年第05期
标签: 地球村公民

郁金香的灾厄
港口的船舶如同冻结般停止了航运,街道上的商铺纷纷闭门谢客,一队队的巡警在广场上游弋……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景象,取而代之以压抑与恐慌。昔日富豪们仿佛在转瞬之间,变为了穷困潦倒、衣衫褴褛的流民;濒临崩溃的商业行会依旧焦头烂额地讨论着紧急方案——这一景象发生在1637年,整个荷兰都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导致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则是荷兰人曾经引以为傲的名贵花卉,被奉为国花的郁金香。

时间回溯到40年前,当富足的荷兰人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丰衣足食,转而追逐代表了身份、地位与财富的奢侈品,郁金香便在此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对郁金香的狂热追逐中,人们就像赌玉一样,高价购买未发芽的郁金香鳞茎,期待着那些神奇的鳞茎能够开出价值连城的花朵,赢得这场赌博游戏,一夜暴富。不管皇宫贵胄还是贩夫走卒,都参与到了郁金香培育、交易的狂潮中,有钱人开始大肆购入郁金香的鳞茎,哄抬物价,寻觅出售时机。

相传致使“郁金香热”溃灭的导火索,来自一位外国水手。初来乍到的水手将价值连城的鳞茎,误当作了洋葱,伴随着熏腓鱼一起吃下了肚。当鳞茎的主人要求水手高价赔偿,并将之告上法庭后,法官的判决却是:郁金香的虚高价格因投机所致,并不能代表郁金香自身的价值。这个偶然事件如同投下了炸弹,令投机者们开始反思,继而有人开始疯狂甩卖,郁金香的虚高价格也终究如洪水决堤般崩溃。当法官确认了郁金香的价格不受法律保护之后,珍贵至极的花朵,瞬间变得一文不名,整个荷兰的经济因此一蹶不振。直至今日,以荷兰郁金香风潮为典型案例,经济学中将投机活动造成泡沫般的暴涨,继而引起暴跌和崩盘,称之为“郁金香现象”。
花瓣 百变彩衣
郁金香之所以为荷兰人所大肆追捧,是因为这些酒杯状的花朵,在园艺师的照料下,很容易被人们改造。郁金香通过种子繁殖时,变异几率较高,园艺师利用这一特点,将郁金香培育出了不同的外形和颜色:一些郁金香被培育成重瓣,一些的花瓣边缘生出了流苏。至于色彩,除了常见的红色、黄色之外,白色、蓝色和紫色的郁金香如今也较常见,较为珍贵的品种,是黑色的郁金香。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