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中的恐怖面孔
放大食品中的寄生虫

广州管圆线虫体长1—5厘米,宽0.2厘米左右,看起来就像个不起眼的短线头。它们的自然宿主是鼠类,成虫寄生在老鼠的肺部。人们因吃未充分加工成熟的福寿螺而感染,它们寄生于人的神经系统,会引起极大痛苦。
今年8月,北京几家医院陆续来了一些浑身疼痛的病人,他们异常痛苦,然而身体各项指标却查不出什么异常。症状却越来越严重,甚至有人疼得想自杀,但病因却找不到。如果是在过去,这种突如其来的怪病一定会被当作是“中邪”了——经过努力,终于发现的确有些“恶魔”钻入病人体内,不过它们不是什么邪灵,而是从前名声并不响亮的“广州管圆线虫”。于是寂寞了多年的寄生虫,再度使街头巷尾谈“虫”色变。
在动物界中,庞大的寄生虫家族大多是比较低等的生灵,但它们实在可以算得上最“聪明”的一群了,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千方百计修得了种种不劳而获的本领。尽管寄生虫们只不过在努力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并非专门跟人类过不去,但人类这个脆弱的物种一不留神就要惨遭它们荼毒。
现代人们对“美味”的追求给寄生虫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为了贪图“味道新鲜”而生食或吃不充分加热的肉类菜肴,这种行为与向虫“献身”无异。很多威胁人类的寄生虫都是通过美味食品攻占人体的,它们身形多变(虫卵、幼虫和成虫的形体样貌差异极大),或以目力难及之身隐遁美味之间,或在嚣张地游走于人体之内,以至于人们被害得很惨却稀里糊涂,不知凶手什么样子。今天,它们终于被显微镜照住原形,让我们好好欣赏一下它们难得一窥的庐山真面,也了解一下它们各自的独门绝技。

链体是虫身体的最主要部分,由数个到数千个节片组成。绦虫进入人体后,在肠道生长发育,大量掠夺人体的营养物质。
大闹北京的寄生虫
广州管圆线虫虽然名有“广州”,但并不是广州特产。1935年此虫首先在广州被发现,所以以该地区命名。在今年北京的“福寿螺事件”中,医生从病人的神经系统中找到了它。它的成虫又短又细,大多只有1、2厘米,像一小段线头,最长的也不到5厘米。
责任编辑 / 刘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