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都兰吐蕃古墓里寻找千年自然史


文章出自:博物 2004年第03期 作者: 荒流 

标签: 都兰县   陵墓   自然探奇   文化文明   博物广知   

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10年艰辛着出“史家绝唱”——《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3000年左右的漫漫历史岁月。而在自然界,也有着一部“大自然《史记》”——树轮。它将历史上每年发生过的事情,都草略而忠实地记录了下来。
都兰吐蕃墓葬群,位于都兰县察汗乌苏东南约10公里的热水乡,共有墓葬200余座古墓,里面的陪葬品都是无价之宝:北朝晚期至唐代晚期(约6世纪末至9世纪前半叶)的丝织品、银器、漆器、粟特金银器、玛瑙珠、玻璃珠……众多来自东西方的文物都汇集于此。考古学家们因此而断定,都兰县在从北朝晚期至晚唐时期漫长的岁月里曾经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中转站之一。

“木棍”接起的历史年表

我们的吉普车在青海省都兰县的南边掀起一阵阵土浪——它已经偏离公路行驶近30分钟了。从青海湖蒸发出来的水汽勉为其难地随着气流漂到这里,总算给黄褐色的高原表面增添了淡淡的绿色。现在是2003年的6月,而我却不得不穿上厚毛衣和准备着羽绒服,枯燥的气候更加强调了风景的乏味。

箭头所表示的是我们此次博物之旅的路线,公元5世纪,鲜卑人的一支在这里曾建立了青海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国──吐谷浑王国,其势力范围南至松潘,北到祁连,东到洮河,西达柴达木。6世纪中叶,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击败了吐谷浑,完成了青藏高原的统治。


精美的粟特金银器。
粟特,生活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之间的少数民族,我国古代史籍中称“昭武九姓”(康、安、曹、石、史、米、何、火寻、戎地),大多以经商为业。据考证,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史思明和五代的石敬瑭等都是粟特人后裔。

在由高不及膝的芨芨草覆盖的和缓起伏的荒漠草原面上,有些不起眼的小土包或者稍大一些的小山包,而在它们的底部都有一个仅能容一个小孩子的身体钻进去的洞。这里就是国内考古界赫赫有名的都兰吐蕃墓葬群。然而,令人痛惜的是其中约99%的墓都被盗过了,那些山包土包底部的洞就是盗洞,最惊人的一次盗墓所用的工具竟然是推土机!

我们正在寻找察汗乌苏镇热水乡的一座被称为“热水3号墓”的古墓,由于是1999年被考古队正式发掘的,所以墓室受破坏的程度很小,在这里可能会有我们寻找的两千多年前的“自然史书”——树轮。

“我这次考察的主要目的,就是从墓木上取树芯样本。”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树木年代学家邵雪梅教授临行前对我说,她递给我一根1厘米宽的木条,木条上有一个凹槽,凹槽里粘着一根打磨得十分光滑、隐约可见细密纹路的木头,“这就是从活树上取下来的树芯样本,我们加工成这个样子,是为了方便在显微镜下数树轮。”

责任编辑 / 李磊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