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魔咒

风花雪月篇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月饼和元宵,两种中国传统食品,因为两个节日的存在,得以年复一年地现身于餐桌上,不会被人忘却。另有一条将月饼和元宵联系在一起的俗语,曰:“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两句话意境深远,词句曼妙,时常在愁云惨淡的中秋节被人念叨,用以预测几个月之后的天气状况,仿佛这副不甚工整的对联中,竟然隐含着至今难以解释的神奇自然现象。若把这两句话翻译成现在的科学语言并加以解释,大概可以这样说:假使农历8月中旬出现的冷空气使得天空阴云密布,由于冷空气存在并不十分规则的周期性韵律,因此在5个月后的月中期同样出现冷空气活动并导致降雪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科学要求严谨,因而罗嗦并且乏味,远不如两句俗语来得精悍。

虽然大气周期性韵律并未得到证实,但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类似的事件经常发生:春天正是踏青的季节,本来计划好周末外出赏花,却赶上一场春雨夹带泥点从天而降——计划泡汤,不料周一大风四起飞沙走石,转天又是晴好天气,和暖的阳光照得人酥酥的,于是再次计划周末踏青,不料又听到天气预报:周末变天……沮丧归沮丧,必须承认冷空气系统的侵入还是有一定规律的。话归前言,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相距大概150天,如果在八月十五有冷空气侵入造成阴天的话,那么在正月十五也会有冷空气侵入并有可能造成降雪,可以理解为冷空气在随着音乐跳舞,音乐有一定的节奏,换句话说,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仅仅是中秋和元宵节,其它日期也存在这种周期性的对应关系,不过由于没有这样显着,并不为人所熟知。有些气象台站已经开始通过对这种周期的研究进行长时间的天气研究,如此看来,古人不过是通过实际观测并作总结后进行5个月后的天气预报罢了。
银河篇
天河东西,穿上冬衣;天河南北,西瓜凉水。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