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电波时代
动动拇指,选择“发送”键,手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信息传到我们的朋友那里;气象雷达不仅能在几百公里的范围内迅速地发现雷阵雨、台风等强风暴系统,还能确定降水强度和风速;而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只要搜索到3颗以上卫星,就会通过测量电波的传播时间得出自己到各个卫星的距离,从而告诉你目前所处的精确位置——无线电让这一切成为可能。完成这些事,我们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
然而,如果没有无线电的帮忙,情况将截然不同:想要聊天就得满大街找公用电话;遇到急事只好去拍有线电报,计算每个字的含义和价钱是否合适;实在不行就写信吧,即使在今天,一封信走个十天半月的情况也很正常。对于未来24小时的天气,普通人只能从前辈们多年累积的经验记载中寻找答案,天晴还是下雨,全凭你的运气了。迷路了!想知道自己在哪儿?赶紧拿出指南针和地图找找,或者干脆问问周围有没有知情的——所有事情,绝对不可能在一分钟内干完。
1896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在无线电技术诞生整整100年后,它不仅开创了崭新的通讯时代,还把触角延伸到各行各业,我们每天频繁接触的事物几乎都和无线电技术有关。
当我们拥有一切的时候,就应该看看无线电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而3个发生在无线电达人身上的故事,将使你对无线电的认识更加鲜活!
责任编辑 / 童晓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