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战争博弈
中国古代攻守城兵器
标签:

囊括所有“古代诺贝尔”奖项
也许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时代战争频繁到可以和春秋战国时期相比。你是否能想象,春秋战国不足600年间共发生战争660余起。战争使原来的130余国,只剩下7个大国。但就是在这样一个连年战事的年代,却出现了一个反对不义战争的智者——墨子。这个在中国历史堪比孔孟的思想家提出了“兼爱”、“非攻”的伟大思想。墨子和他的门徒们都曾经不遗余力地帮助被攻小国进行守城作战,或者干脆制止战争。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这个出自于《墨子·公输》的事件还被选进了我们初中的语文课本里。
2400多年前,楚国准备利用鲁班制造的云梯等攻城器械攻打宋国。墨子听到消息,马上让弟子300余人带着守城器械赶赴宋国,然后自己日夜兼程,奔波十天十夜从鲁国来到楚国都城郢,说服楚王放弃攻宋。他和鲁班用衣带当作城池,用小木片当作攻守城器具,当着楚王的面模拟了一场城池攻守战。结果,鲁班用云梯、撞车、飞石等九次展示攻城之机变,墨子九次拒之。最终,让楚王放弃了对宋国的战争。
这也许是战争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要以为这是偶然,除了“止楚攻宋”,墨子还“止齐伐鲁”、“止鲁攻郑”这些事要是拿到现在,墨子获10次“诺贝尔和平奖”都绰绰有余。而且,墨子的贡献还不止于此,如果按当时的科学标准,凭着墨子在几何、光学等方面的成就,墨子还可以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文学奖”、“经济学奖”。当然,假如医学界非要表彰墨子的“军医理论”的话,那么墨子就可以囊获全部的“诺贝尔奖”(这样的全才小的时候一定是个博物少年)。
虽然这些话只是个“娱乐大众”的说法,但无外乎说明一个问题:墨子的伟大成就在今天来看也是不可估量的。墨子留给后人的遗产,特别是攻守城方面的军事建树,影响了战国乃至以后的中国古代城防战争的思想。
责任编辑 / 李磊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