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的诞生
印刷厂的别样体验

“地球人和火星印刷厂”
张彤
有一年就要步入高三,虽然学业日渐繁忙,但喜好杂志的“毛病”仍死不悔改,总喜欢忙里偷闲地看上一会儿。一来,自己是学文科的,可以对外美其名曰提高作文水平;二来,可以在书山题海的重压之下解脱自己脆弱的神经。所以每每走到报刊亭前,这步伐就变得异常艰难。也许,自己对杂志的情感感动了上苍,忽有一天,《博物》竟然邀我和同学去印刷厂参观杂志的诞生过程,而且还是免费车接车送。这块天上掉下的馅饼岂有不吃的道理,我和同学背着DV、数码相机和拍照手机就如约而至。
想象中的印刷厂应该是一个机器轰鸣、油墨横溢的大车间,而来到这个位于北京东南部的印刷厂,走入大楼,迎面的竟然是一个硕大的关于印刷文化的展厅。感觉自然是“(净)静”,没有丝毫的“乱”和“吵”。难道这印刷厂房不在这里,在“火星”?非也!印刷厂的蒋老师带我们绕过一个屏风,一扇门出现在我们眼前。推门,进入,机器的轰鸣声扑面而来!顿时,蒋老师温柔的声音淹没其中,偶尔的形体动作开始显现出十足的“哑剧”味儿。不得已,蒋老师开始用“帕瓦罗蒂”的力量给我们讲解,而我们则像他的“粉丝”紧密地团结在他的周围。
看来我的第一个猜想是正确的,印刷厂车间的总面积加起来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只不过没想到印刷厂的墙隔音效果这么好,一墙之隔就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所以用地球和火星来比喻也没错)。不过,我第二个猜想完全错了。本以为这里的卫生条件比男生的宿舍好不到哪里去,谁想到,偌大的印刷车间一尘不染,工人们都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而且都戴着防噪音耳塞。怪不得,看他们一个个都泰然自若的。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