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真爽
动物睡姿大检阅


文章出自:博物 2010年第10期 作者: 张劲硕 

标签: 澳大利亚   地球村公民   

春困秋乏,天热容易犯困,天寒懒得起床。一年四季,我们都喜欢睡觉。除了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也会靠在课桌上昏昏欲睡,坐在午间的大树下小憩,站在放学的公交车里打个盹……动物们睡觉却高明多了——站着、趴着、蜷着、吊着、漂着,而且是海陆空无处不睡。我们把这些“私密”的睡相公诸于众,好好学习一番。当你边流口水边打瞌睡时,不妨尝试新姿势,也许能助你成功逃脱风驰电掣的粉笔头。

睡觉真的很重要

按照一个人每天睡8个小时计算,如果能活到80岁,总睡觉时间为233600个小时,大约有26年多。也就是说人的一生中,差不多有1/3的时间在睡觉。而睡眠的姿势,直接影响了休息的效果。

高枕无忧

食肉动物睡觉总是无忧无虑的,它们没必要担心闭眼睡觉时,会遭到其他动物的袭击而在睡梦中丢掉性命。但在非洲,金钱豹有时会受到狮子的侵扰,因此它们喜欢在树上安然入睡。也就是说躲避粉笔头最有效的方法是,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栖身之所,比如教室边缘。

无敌霸王睡

树袋熊,也叫考拉,是澳大利亚国宝。由于澳大利亚本土没有会爬树的食肉动物,因此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树上的考拉没有天敌,百万年来养成了懒惰的习性,以至于有时甚至会睡得从树上掉下来!同样是国宝,咱们的大熊猫,也喜好在树上睡觉。这位国宝选择的位置恰到好处——一根树枝承重,另一根正好当枕头。除非你是校内“国宝”级别的人物,轻易不要尝试这么嚣张的睡法。

躲猫猫

众所周知,猫头鹰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它们会站在树枝之上睡觉,因体色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本就可以免受其他动物侵扰。如果能再找个树洞猫起来,睡得就更踏实舒坦了。猫头鹰的正规中文名叫“鸮”(音“肖”),全世界有200余种,这只鸮藏在树洞内,不仔细看还真难以发现它。不过,要找一个能隐蔽睡相的工具可是需要技巧的,毕竟书本的大小有限。

责任编辑 / 童晓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