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说


文章出自:博物 2006年第12期

标签: 读编互动   

古人的地理大发现——

《山海经》畅想

山走到尽头总会是海

北京·李峰

没想到能在《博物》里看到怪兽“夔牛”——真是激动啊!要知道,我一直都在看《都市妖奇谈》、《诛仙》,还有《(新)搜神记》。对!就是不折不扣的奇幻迷。翻开杂志的那幅画,就把我给镇住啦——跟我想象中的夔牛几乎一摸一样。再看旁边的注解,却出乎我的意料:海中“流波山”可能是海上漂浮的冰山,夔牛可能是海狮、海豹等四足退化、尾部发达的海洋哺乳动物。嗯,苍身无角,远看就像只有一条腿,有点道理!

杂志里说,《山海经》应该是古人探索世界的记录。我找来地图研究了一下,产生了一个想法,向《博物》编辑们汇报一下,看看是否能为解释《山海经》做些贡献,为何它说世界格局是中间是块“五山”大陆,四周都是海。

我想古人对世界的探索不可能扇面密集铺开,只能是几个人沿着一个方向走下去。那么以中原为起点,往东、往南肯定走到海边就到头了。但往西往北走呢,很可能会走到个大湖拦住去路。像青海湖、巴尔喀什湖、贝加尔湖,甚至听说新疆的博斯腾湖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看起来就像海一样(文章里不也说博斯腾湖和青海湖以前都被称为“西海”吗)。这样东南西北四路人马回来都会报告说走到海了,那么古人可不就认为世界就是一块大陆,四周都被海包围着吗?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