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竞技场
空翻和转体


文章出自:博物 2010年第10期 作者: 李雪丹 

标签: 日本   文化文明   

在空中任意翻转,是竞技体育中最然人眼花缭乱的技巧。无论跳水、体操这些传统项目中那些以着名选手命名的动作,还是酷炫的极限运动中,那些人与车合一、人与滑板合一让人叹为观止的技巧,都离不开最基本的旋转规律。

在风极一时的日本体育动漫《奥运高手》中,平成学园的藤卷骏俨然一位体操天才,他会用单手做空中腾跃抓杠,还会空翻四周落地,这种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动作,让现实中的世界顶尖高手也羡慕不已。除去动漫中作品中的夸张成分不谈,藤卷骏在做空翻四周的时候身体紧紧抱成一个团儿,借此加快空中旋转的速度,这一点完全符合物理上的一个旋转规律——角动量守恒。

倘若我们坐在一个可以旋转的椅子上,便可以感受做不同姿势时旋转的滋味:当我们把手臂张开旋转时,椅子的转速较慢,若再此时猛然把双臂收回抱紧,转速一下子就会变快。如果再张开双臂,速度还会降下来……这个玩转椅的游戏实际上就是着名的“闵可夫斯基转椅”实验:团得越紧,转得便越快。藤卷骏利用的便是这个原理。

如果留意竞技体育中花样繁多的技巧,便会发现无论哪个项目,都会分成“转体”和“空翻”两大类:转体就是我们说的转圈儿,是以人的竖直长轴为轴线旋转,只要双臂收紧就容易转得很快,即使没有受过训练,一般人跳起来转体一圈或两圈并不困难,而专业选手可以转3~4圈;“空翻”是我们常说的“翻跟头”,这个就难了,因为它是以人腰部为短轴的旋转,因此需要将身体团成球儿才会转得容易些。因此一般的竞技比赛也会将空翻分成“团身”、“曲体”、“直体”三类,团身最简单,直体的最难。

分数高低 转轴决定
体育场上眼花缭乱的技巧,究竟哪种容易哪种困难?如果用物理的角度去看便一目了然:转臂越长,旋转起来就越慢,完成动作的难度也就越大。因此直体动作难于曲体动作,曲体动作难于团身动作;翻腾动作难于转体动作。如果有两个轴的动作同时存在,那无疑增加了动作的难度。

为了加快旋转速度,竞技体育的运动员往往也利用“闵可夫斯基转椅”的方式进行加速,比如在跳水转体动作时,运动员总是先张开双臂,然后将一臂曲于脑后,一臂曲于胸前以驱动自己转体。而在花样滑冰中,人们最喜欢看的一个动作便是在冰面上的像陀螺般高速旋转:冰面舞者并不急于将双臂收拢,随着双臂收紧,舞者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如同一只形状不断变化的花瓶。或许这是体育中对角动量守恒原理最美丽的展示。

责任编辑 / 张超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