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衣仙”瓢虫
背负七星北斗图


文章出自:博物 2009年第03期 作者: 景天 

标签: 动物世界   

“花衣仙”仙谱:瓢虫身背鞘翅,是甲虫的一类,隶属于瓢虫科。典型的七星瓢虫或异色瓢虫,硬邦邦的前翅带有红黑的色彩和斑点;张开前翅,黑色薄纱一般的后翅就会显露出来,令这些豆粒般的昆虫平添了几分庄重与肃穆。西方人坚信瓢虫带有灵性,甚至将之誉为圣母的使者,在害虫肆虐的时候,大群瓢虫的出现能够力挽狂澜,瓢虫所带的“仙”气,由此可见一斑。
七星瓢虫拥有色彩艳丽的前翅和黑纱般的后翅,展翅欲飞时,显出了不同于平时模样的典雅与端庄。

花大姐与圣母

如若提到昆虫的“花衣”,人们的思路或许会纠缠在蝴蝶那里,能够想到瓢虫的人,恐怕屈指可数。瓢虫闭上翅膀,半球形的外观恰似旧时的水瓢,与水瓢的区别在于,瓢虫的半球形具有红黑相间的图案。因为这图案,在我国北方,老人把瓢虫称作花大姐。

俗称“花大姐”的七星瓢虫。

走在田野或公园中,身边时常会看到这些黄豆大小的飞虫。瓢虫中最知名的当然是七星瓢虫:酒红色的鞘翅上,七个圆圆的黑点,仿佛七星北斗的图案,满是玄机。如此的着装自然不是清纯少女的穿衣风格,花大姐这别名中的“大姐”二字也就不足为奇了。或许是巧合,瓢虫的英文名叫做“ladybirds”,这“lady”的意思也是大姐、阿姨,甚至相传这个“lady”和圣母玛利亚有关——英国人将瓢虫称为“圣母造物”,也有传说瓢虫曾被当作礼物献给过圣母。西班牙至今流传,中世纪时,葡萄园遭受害虫侵袭,正是得益于大群瓢虫相助,才使葡萄园免受灭顶之灾,人们坚信瓢虫是上苍派来的使者,葡萄收获时,人们齐声歌颂圣母玛利亚。

冷血杀手

七星瓢虫名声显赫,不仅是靠着一身彩装,更是因为它是捕食蚜虫的高手——七星瓢虫将卵产在叶子背面蚜虫密集的地方,便于幼虫就地取食;幼虫一出生,满眼看到的都是四处爬动的食物,七星瓢虫的成长历程,也注定了伴随着暴力和杀戮。幼虫们多是色彩斑斓的小毛虫形状,随着它们一次次蜕皮,小毛虫般的身体逐渐长大,食量也就越来越大。在成年之前,一头七星瓢虫的幼虫就要吃掉600~800头蚜虫,经过三次蜕皮,小毛虫变成了俊俏的花大姐,不过多日,每头雌虫又会产下近1000枚卵,它们一年大致能繁殖三代,如此循环往复。不必仔细计算,就能想象得到如此庞大的七星瓢虫大军,需要多少蚜虫来喂养。肉食的幼虫如果不能找到足够的蚜虫果腹,情急之下,就会向同胞痛下杀手——七星瓢虫最为脆弱的时刻就是蜕皮,处于饥荒状态时,先完成蜕皮的幼虫,会把正在蜕皮、无法动弹的同胞吃掉。

瓢虫的幼虫在食物缺乏时会自相残杀。

好瓢虫 坏瓢虫

全世界大致有5000多种瓢虫,除了吃蚜虫,瓢虫大军之中也混杂着吃植物或者吃真菌的种类,比如危害马铃薯的十星瓢虫以及吃茄子的二十八星瓢虫。如果单纯依靠瓢虫背后的黑星来区分善恶,那么二星、四星、六星、七星、九星、十一星、十三星、十四星瓢虫都是肉食,本身算是益虫,而十星、十二星、二十八星瓢虫则吃植物,危害农作物,被划归为害虫的行列。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