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游击战
重返冉庄地道战遗址
标签: 古史传说

地下长城网
头顶上是烈日炙烤的地面,但是地道里的阵阵凉气还是逼走了保定冉庄这几天来40度的高温。“这里比空调房舒服”,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老唐在旁边赞叹道。我不得不佩服冀中老百姓的智慧,这个地道就好比陕北的窑洞,冬暖夏凉。钻进这里面打日本兵,虽然光线差点,但是温度还是蛮舒服的。当年,敌人要是遇到今天这样的高温天气,只能靠他们日式军帽的两片布来遮阳了。

能想出地道战的人一定是个天才。冀中大平原,没有深山,没有密林,日本兵来了只能去一望无际的青纱帐里躲一躲。但是到了秋后,高粱玉米一倒,青纱帐也没了,人们只有在偏僻、低洼的野外和村里挖隐蔽地洞,用来藏身藏物。当年的冉庄抗日领导张森林首先在自己的家里挖了隐蔽洞,村里的其他人也效仿在自己的家里挖洞藏身。这些隐蔽洞就是后来地道战的雏形。
“这段地道是后来加高的,旁边的这条线是它的原始高度。”讲解员小韩说道。我看看旁边的这条线,大概只有1米1左右,成人要在这里面穿梭自如看来需要一定的身手才行。为了参观的方便,每隔五六米,就会有一盏泛着黄光的小灯泡。地道在这些神秘的灯光指引下,延伸着,回转着,仿佛没有尽头。当年的隐蔽洞,虽然可以藏身,但是如果洞口被发现后就不容易逃脱。于是冉庄的抗日民兵把单口洞改成了双口洞、多口洞,万一敌人堵了洞口,可以从其它洞口转移。
再到后来,民兵们随战随挖,形成了以冉庄十字街为中心的四条地道主干线和向四面八方延伸的24条支线。这样还不够,冉庄的地道和西边、东北、东南的村落地道相通。如果可以从空中向下透视的话,冉庄地道就像一张巨大的“地下长城网”,敌人掉进去就再也爬不出来了。
责任编辑 / 李磊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