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红砖房
家里的红火日子

泉州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息。在漫长的岁月中,大批中原人南迁,也带来了中原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营造技术,,今天泉州民居中的曲面屋顶就保留了中原建筑的风格。唐宋以后,泉州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大港。当时的建筑师受到外来建筑思想的影响和渗透,由此形成了泉州民居建筑的鲜明特色。

官桥镇漳里村
典型的泉州民居村落,在兴建时就有统一规划。道路从南到北缓缓升高面,形成全村前低后高的坡面布局。这种一次性规划建设的模式严谨而先进,今天我们的高档住宅小区也无非如此。图为村中的一个经典院落。
典型的泉州民居村落,在兴建时就有统一规划。道路从南到北缓缓升高面,形成全村前低后高的坡面布局。这种一次性规划建设的模式严谨而先进,今天我们的高档住宅小区也无非如此。图为村中的一个经典院落。
01 门厅
大门所在的门厅称为下大厅。一进门,厅内的木质大屏风,取代了传统四合院中户外影壁的功能。门厅两边的耳房也是门房,经常被用作针线活的劳动场所。
02 农具房
农闲时节把农具统一收起来放在农具房内,方便用时取拿,也表现了泉州人们勤劳、节俭的性格。
03 榉头间
闽南民居的专用名词,这种古老的称谓是指位于中心庭院左右两侧的东西厢房。榉头间通常只有一开间,左边是祖父母居住的房间,右边是父母居住的房间。泉州民居中保留了许多古代的建筑称谓。
责任编辑 / 童晓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