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到结束
战后反思对比系列
标签:

中日战前国力对比
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之前,中国已经有图上所示地区被日军进驻。在日军的铁蹄迅速推进的形势下,中国采取了“持久作战”策略。实践证明,这颇具智慧。
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之前,中国已经有图上所示地区被日军进驻。在日军的铁蹄迅速推进的形势下,中国采取了“持久作战”策略。实践证明,这颇具智慧。
战后中日形势对比
抗战期间中日双方进行过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役近20万次。

当时中国只有西藏、新疆两个省级行政区没有直接受到战争影响,其余省份都曾沦陷,或成为局部战区。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中国还有图上所示地区被日军占领。而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也因为被美军轰炸而损失惨重。战争不仅带来国土财产的损失,更带来人员的伤亡——中国死伤3500万人以上,日本死伤234万人。
较量——装备对比

零式战斗机
没有装甲保护,但是其机动性在40年代初无人能出其右,太平洋战争初期,创造了“零战神话”。中途岛海战后被美军打得落花流水。
没有装甲保护,但是其机动性在40年代初无人能出其右,太平洋战争初期,创造了“零战神话”。中途岛海战后被美军打得落花流水。

P-40战斗机
以飞虎队使用的那99架涂着鲨鱼大嘴的最为着名,实际上有100架飞机,本来是美国给在北非的英军生产的,结果被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抢”到中国来,可运输时还不小心掉到海里一架。
以飞虎队使用的那99架涂着鲨鱼大嘴的最为着名,实际上有100架飞机,本来是美国给在北非的英军生产的,结果被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抢”到中国来,可运输时还不小心掉到海里一架。

歪把子 日本十一年式轻机枪
得名于枪托,看来一个武器不单性能很重要,外形也很重要,要不总落个怪名字。
得名于枪托,看来一个武器不单性能很重要,外形也很重要,要不总落个怪名字。

捷克Zb26 轻机枪
我军主要装备的轻机枪,可靠性好。
我军主要装备的轻机枪,可靠性好。

鸡脖子 日本九二式重机枪
名字来源于枪上的散热片和两侧下垂的握把组成的鸡头模样。靠供弹板供弹,操作不便易卡壳。九二式重机枪的型号是以日本人自己臆造的神武纪元2592年作编号的。后文里提到的九八式军服也是用的这一年号。
名字来源于枪上的散热片和两侧下垂的握把组成的鸡头模样。靠供弹板供弹,操作不便易卡壳。九二式重机枪的型号是以日本人自己臆造的神武纪元2592年作编号的。后文里提到的九八式军服也是用的这一年号。

马克沁重机枪
世界上最早的水冷式机枪,虽然比日本枪的散热片麻烦,但是可靠性好得多。
世界上最早的水冷式机枪,虽然比日本枪的散热片麻烦,但是可靠性好得多。

九七式中型坦克 1937年量产型
日军装甲力量的中坚,至1945年共生产1500多辆。后来我国的功臣号坦克就是缴获的日军九七改式。
日军装甲力量的中坚,至1945年共生产1500多辆。后来我国的功臣号坦克就是缴获的日军九七改式。

T-26b轻型坦克 1933年量产型
国军使用的是1938年前苏联所援助,共接受83辆,编成国民革命军第200师。
国军使用的是1938年前苏联所援助,共接受83辆,编成国民革命军第200师。
十九世纪,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等一系列改革很快强大起来,仅就战争需要而言,日本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研发从6克子弹到65000吨的战舰的能力;反观中国方面,主要武器都是以进口和仿造为主,虽然质量不错,但数量远远少于日本。
师级单位装备状况对比
师团(日本) 师(中国)
人员 22000人 11000人
责任编辑 / 张娟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