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狮子“亚里克斯”的足迹
从马达加斯加到非洲大陆
标签: 娱乐底片


四兄弟飘流记
在海上漂流许久后,亚历克斯和它的难兄难弟们终于抵达了一块陌生的沙滩,展现在眼前的景象令它们惊叹不已:高大宛如花瓶的乔木丛林、闻所未闻的奇花异草、稀奇古怪的鸟兽爬虫群魔乱舞……一切都那么新鲜而神秘。这个地方就是非洲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

雨林和草原的夹心糖
从高空俯瞰马达加斯加的轮廓,便可发现它的西海岸和非洲大陆的东海岸形状惊人地吻合。人们推断很久以前,马达加斯加岛就从非洲大陆剥离出来,独自为政,上面保留了大量原始物种,为后来岛上独特物种的演化埋下了种子。
其实马达加斯加的新奇,远比这只亚历克斯所见要多得多。这只明星狮子看到的,对马达加斯加岛而言不过才窥豹一斑。不过至少可以断定,它们到达的是岛的东南部海岸。
现实中的马达加斯加岛如夹心糖果,主要有三种气候和相应的景观从东到西纵列分布:东南就是亚历克斯眼中的热带雨林,由于受到马达加斯加暧流和湿热的东南信风影响,加上该岛中央山脉的阻挡形成了东部山地的迎风波,导致这里的降水量极其充沛。中部高山纵贯南北,为热带高原气候,温和凉爽;西部干旱,为热带草原气候,每年雨旱两季分明,西南部甚至接近半荒漠气候。马达加斯加岛长期脱离大陆,加上丰富的气候类型,生物物种想不丰富、不特殊都不行。

当亚历克斯和朋友们仔细审视这片未知的荒野之岛时,进入它们视线的便是一片片模样古怪的“猴面包树”。这种植物因果实被猴子和阿拉伯狒狒所喜而得名,又被称作“猢狲木”、“波巴布树”。不过现实中这种树生长在干旱地带,像动画片那样能在雨林中见到它,实在不正常。
不过成片的猴面包树林,确实是马达加斯加招牌景观,甚至已经成为西部山路的“行道树”。粗壮的树干既是对树冠有力的支撑,又是一个储水库。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是干旱的草原,一年雨旱两季明显,猴面包树树干如同海绵吸水,让这些高大的植物得以在干旱的季节生存下来。

“哪家动物园会如此之脏?”当这些纽约动物公民踏入马达加斯东南部的雨林时这样感慨。由于雨林的生态竞争激烈,植物们都在抢夺阳光。灌木把自己的根茎变得奇形怪状,使得有足够的力量能支持自己长高;藤本植物则施展攀援之术,借着树高晒太阳;枝干上苔藓地衣植物见缝插针,满眼看上去实在“脏乱”得可以。

狐猴王国的大臣“马瑞斯”比猴王沉稳得多,它的原型是马达加斯加的“指猴”。指猴并不是狐猴的一种,但和狐猴有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在现实中它貌如老鼠,尾似松鼠,蹦如袋鼠,昼伏夜出,好静不好动。动画片中的玛瑞斯体型圆润,深深的毛色显得老练沉稳,在狐猴王国中担任重臣非它莫属。
节尾狐猴(右)扭屁股猴王
在马达加斯加这部动画中,狐猴们无疑是最有个性的配角,它们在动画中的作用就是搞怪搞怪再搞怪。动画中的一个狐猴王国里由不同种类的狐猴组成,比如那个喜欢跳扭屁股舞的狐猴王,就是着名的“节尾狐猴”,动画片中它多次上演“扭屁股舞”也并非空穴来风,无论这种狐猴站立还是趴下的时候,总喜欢将尾巴高高翘起。

还记得那个捣蛋鬼小家伙儿莫特吗?这种小个子的狐猴只有巴掌大小,叫做灰鼠狐猴或者密氏倭狐猴,喜欢以花蜜为食。它那对超大的眼睛可以收集更多的光线,从而适应漆黑一片的夜间生活。
奔向马塞马拉大草原
亚历克斯它们怀念着纽约的荣华富贵,它们决定搭乘企鹅们修好的飞机返回那个锦绣世界。然而企鹅们总是让我们惊喜的,载着亚历克斯它们的飞机终于着陆,不是别的地方,正是这四难友成为纽约客前的故乡——广袤的非洲大草原。事实上在制作《马达加斯加》第二集时,剧组的导演和其他制作人员特地前往肯尼亚,在肯尼亚马塞马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体验生活,如今我们在动画中看到的便是马塞马拉草原的影子。这里是最经典的非洲热带草原,也是全非洲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生态群落丰富而完备,难怪狮子、斑马、河马、长颈鹿这四位主角都能在此找到自己的部族归属。
责任编辑 / 张超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