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重心脱离身体
背跃式跳高


文章出自:博物 2011年第09期 作者: 李雪丹 

标签: 生活百科   酷玩意儿   

跳高是一项神奇的运动:人的高度不及横杆,然而只要飘然一跃,人在腾空时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便可轻易过杆。跳高运动员并非学过轻功,但他们知道跳高并不是只拼弹跳力,通过改变姿势来移动重心,也是提高成绩的法宝。

曾因在运动会跳高场上的惊鸿一瞥,动漫《花君》中的女主角芦屋瑞稀对跳高选手佐野泉的仰慕之情难以自拔。当她得知佐野泉想放弃跳高,芦屋瑞稀心急如焚。她女扮男装混进男子高中,尽力帮助佐野泉找回自信,这一切,只是为了欣赏他在背跃式跳高时划出的完美弧线。

我们在各种运动会中,经常可以看到跳高项目。如今运动员们的动作大致相当:助跑,起跳,在空中身体呈反弓状,形成一道弧线越过高度杆,然后背部落垫—整套动作一气呵成。然而不熟悉跳高运动的人会感到疑惑:不就是跳高嘛,为什么要做出这么复杂的动作?

当我们面对一个绳子或者横杆想要跳过去,不妨试一试这个姿势:双脚并拢,两腿伸直—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个跳法只能跳过一个纸篓的高度。因此我们在跳高时要采取某些空中姿势。比如一般情况下我们在空中选择收腿—此时在空中的姿态为半蹲。早在19世纪初,人们就使用这种“蹲式”跳高法,可以跳过1.575米的高度。几十年后,到了19世纪中期,人们发现两腿其实不必这样拘谨,于是采取跨越式跳高法,并创造了那时的世界纪录1.70米。此后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空中动作的理解只是腿部动作的变化,19世纪末,人们喜欢在过杆时双腿分开呈坐姿,名曰“剪刀式”跳高,那时的跳高成绩已经到了1.97米。

在剪刀式跳高风行了许久之后,人们想出的跳高方式开始变得匪夷所思,倘若有机会看看几十年前的老照片,就可以看到各种奇怪的动作: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出现了“打滚儿式”跳高,将世界纪录提高到1.98米。不久又出现“俯卧式”跳高,又将世界纪录改写为2.12米。到了20世纪70年代,又出现两种更夸张的跳高方式,一种类似前空翻,被称为“鱼跃式”跳高,我们现在可以在残运会上看到;另一种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背越式”跳高,这种跳高方式一直保持着世界上最高的跳高记录。

责任编辑 / 张超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