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
脚踩时代步步高
文章出自:博物 2009年第03期
标签: 生活百科

别扎了脚!
当人类的祖先开始直立行走时,仍与野兽一样都是赤足,难免会被枯树枝、碎石子等硬物扎伤了脚。于是他们用兽皮把脚包起来,这副裹脚皮,就是鞋子的雏形。到了旧石器时代,才出现了有鞋面和鞋底之分的真正鞋子。
皮草布木,四大金刚
皮、草、布、木是鞋子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四种鞋底材料。在古代中国,由它们做鞋底的鞋子都有专属称谓,分别是:(音“低”)、屦、足衣、屐。直到今天,这些材料还沿用于很多鞋底的制作中。
兽皮做底的鞋为原始的“裹脚皮”直接演化而来,最结实耐用,是古代军队中最常见的军鞋。皮底分软硬两种,步兵多用软底鞋,长途跋涉也不会感觉磨脚;而硬皮底,在马镫出现后,就是骑兵马靴的专属。
对种田的寻常百姓来说,皮底鞋无疑是奢侈品。于是,一些物美价廉的草本植物,成了鞋底制作的主要材料。麻、葛等植物茎杆纤维编织的鞋底,穿着起来既结实耐磨又很轻便,《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就是编草鞋出身的皇叔。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