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初夏清和莺啼雨


文章出自:博物 2009年第04期

标签:

清和、槐月、桑月、梅月、麦秋……这些充满清香的名字,属于农历四月。古往今来,人们察觉到季节变迁、日月移动、植物的生长和走兽的行踪,不仅根据这些井井有条地安排各个季节的工作和娱乐,还由此赋予每个月份很多动听的别名。因为有了这些动听的名字,月份便不再是历法上枯燥无聊的数字,而变成了展现自然和生活风貌的栩栩如生的图画。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邑轻尘。”这首古典名曲《阳关三叠》表现的是在一个青青柳色、芳草如茵的时节,友人的离别感伤。“清和”并非节日,而是指夏季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又称清和月,意为自四月始,天气清和兼有微雨,温润略带恬淡。


四月处在春夏之交,首夏、初夏、新夏、维夏、孟夏……这些都是四月的别称。在古代,四月立夏,以新茶、新笋、樱桃、青梅等间杂荔枝、桂圆、红枣、核桃,做成糕点,叫做“立夏茶”,在苏杭一代颇为流行。

古时江南四月,村野里到处枝繁叶茂,槐树开花,桑树结葚,因此人们又称四月为槐月、槐夏。在“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时候,村头老槐淡黄微白的小花挂满枝头,整个村落都笼罩在一片浅淡的槐花云中,间杂着碧色的桑叶和绛紫的桑葚,空气里弥漫着初夏的芬芳。

过了立夏,人们便开始采摘桑葚,或晒干储藏,或用桑葚榨汁,和上蜂蜜、生姜汁,煮成膏状,置在瓷罐中。在四月十五这天打开,清香扑鼻,与酒兑成桑葚酒,喝下去沁心宜人,还可以治风热疾病。于是四月又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桑月”。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