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启航
文章出自:博物 2005年第07期
“飓风黑雨,雷电交错,洪涛巨浪,推山倒岳……”这是600年前、1405年7月11日的天气记录,咦?年轻的三保太监选择的似乎并不是一个“良辰吉日”,如果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你就错了,这样的天气正是准备远航的郑和精心挑选的。

来自海洋温暖湿润的季风吹鼓了船队的大帆,一支由200余艘舰船和27000多名官兵组成的庞大队伍拉开了大航海的帷幕,而踌躇满志、傲立船头的郑和是否会想到,600年后的人们依旧为这个夏日激动不已,并把7月11日这个特别的日子定为“航海日”。
在这期《博物》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而特别策划的“航海专题”里,你可以看到,大航海的想法可能在7000年前,河姆渡那个精心雕刻独木舟的男子心里就开始酝酿了。
也许第一艘船的灵感就来自于一段倒在水中的枯木,而充满想象力的人们用风为船舶插上了翅膀——风帆的发明让船有了革命性的进展。我们总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大船越来越坚固,人类早已经有了驾驭风的能力,风大浪大或是海怪的恐惧已渐渐被看世界的欲望战胜,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出航呢?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