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在郑和之前
舟与船的大航海时代

猜想最早的漂流
多少年来,余姚渡头村的村民过着简单而平淡的日子:早出晚归的劳作,对庄稼长势的担忧和收获时的喜悦几乎构成了生活的全部。姚江水从这里流过,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们不知道,就在姚江支流的某一处——7000年前的土层里,埋藏着祖先的秘密。
1973年的夏天,当地人决定建造一座排涝站。冥冥中,他们选择了村北靠近姚江的小河边打地基。工程6月中旬开始,进行得却不顺利,因为泥土中混有很多石头、瓦片、骨头。这引起了负责人罗春华的注意。他想起在农大学习时,老师告诉他这一带很久以前曾经是海洋。不会挖到一条沉船了吧?联想起常常挖出的木桩和木材,他马上报告了文化部门。这个美丽的误会无意间促成了河姆渡遗址的挖掘工作。


遗落了千年的稻谷,先进的“防洪”住宅……随着进一步的发掘,惊喜也越来越多。当挖掘到遗址最底层时,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6支雕刻着精细斜纹的木桨,那熟悉的外形,居然和家里用的一模一样!一起被发掘的还有一些独木舟的残骸。这能说明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大胆猜测那次最早的漂流情形:
“不用再怕大水啦!”那个河姆渡男子欢呼着,打算让朋友分享这个好消息:经过不断地挖、切,他终于建造了一个简单的独木舟和开动它的工具——桨。嗯,应该在木头的表面装饰点什么,这样他们会更喜欢它的。于是,交叉的斜纹被小心地雕刻了上去。
责任编辑 / 童晓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