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的攻VS守
从长城保卫到保卫长城
标签: 昌平区 怀柔区 遗址 世界文化遗产 建筑文明 博物广知

“烽火”连成线
每个喜欢登长城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的人,因为长城总是像龙一样“窜”入最险峻的山脊,进行一场两千年的万里大穿越。如果你跟随它穿越而去,就能游遍大半个中原。
长城很美,因为它往往出现在荒凉的郊野,你第一眼看到它时,不会马上意识到它是一个阴森森的防御工事,相反,它是悬崖、山野、荒漠草原们的伙伴。在这些野性十足的山水间,它反倒成为一个温和敦厚的朋友,令荒野增色。

这是一幅万人敌轰炸攻城敌军的古代木刻画。万人敌是宋元时期最先进的炸弹,守城最重要的武器。

赵国长期以来都受到来自北方匈奴的威胁,赵武灵王是战国七雄中赵国的国君,他看到匈奴的骑兵在马上灵活自如,所以采用胡服骑射,大大改善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 但是真正能够挡住匈奴骑兵的还是长城。长城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蹩马腿。
一提起长城,大家总是想到秦始皇和孟姜女,其实最初的长城更早就开始修筑。也许你还记得周幽王那个总是郁郁寡欢的宠妃褒姒,为了博得她一笑,周幽王做了什么?他点起了烽火台,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事件。这种烽火台也叫狼烟台,作用相当于一个古代的军事情报系统。一旦点燃,远方的救兵望见它,就会立即出发。可怜的周幽王随便点燃火把,谎报紧急军情,真有敌人入侵时,再也没人会来救他了。
那个时候的烽火台往往在山脉间孤零零的,或者只有相对的两个,彼此相望。但到了战国时期,七国争霸,杀气腾腾,时而结盟,时而交战。这让各国之间戒备森严。楚国最先想出了一个办法:把自己境内的烽火台和箭塔用城墙两两连结起来,修筑了一个“方城”,这等于是向其他国家宣告:我的防御强大,不得来犯!
责任编辑 / 李磊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