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人爱吃巧克力


文章出自:博物 2010年第11期 作者: 石从楠 

标签: 天文天象   自然地理   

流口水了吧——这是巧克力吗?地球人钟爱的巧克力终于流传到火星了。前不久,给火星照相的仪器用它自己的眼光窥视着火星表面,发回的照片让人垂涎。火山沙丘成了可可豆,矿床成了可可粉,二氧化碳霜覆盖的沙地成了牛奶巧克力块,撞击坑成了果仁或者巧克力球……这些都是地球上没有的神奇地貌。

火星巧克力的窥探者

是谁发现了火星人私藏的巧克力?它的名字叫做“HIRISE”,是一个地球人研发出来专门窥视太阳系其他行星上私密的仪器,全名叫做“高分辨率科学成像仪”。这次,它搭着火星轨道飞行器的顺风车,对准了火星表面。这次窥视的结果是——在火星上有很多地球上没有的地貌,又由于火星上丰富的红色、褐色矿物,加上HIRISE中滤光片的渲染,火星地貌居然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美味巧克力。

散落的可可豆

火山灰沙丘

我们先从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找起。在火星北极的博勒拉大峡谷,就散落着好多“可可豆”。这些“火星可可豆”不是由可可树结出的,而是风的杰作。火星北极地区的沙子,在风的作用下形成一个个小圆堆。沙丘的形状可用来判断风向,倘若风从一个固定的方向吹来,那么沙丘就成了“半个可可豆”。至于沙丘的成分,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火山灰,因而呈现出比地球可可豆稍深一些的颜色。

可可粉

风霜中的火星矿

可可豆经过发酵、去皮、研磨等工序,得到的宝贝就是棕红色细软的可可粉,涂在蛋糕上味苦而香浓的粉末往往就是它。在火星上,我们也找到了一大片天然形成的“可可粉”:这是火星北极地区的一处层状矿床,它包含了火星全球气候变化的记录,就好比地球上的冰川期。图中白色的部分是残留的二氧化碳干冰,而黑色部位是一个“层截断”,由于侵蚀带走了表面的物质,好像一本日记中间几页被撕扯,被这个“层截断”也是地质学记录上的一段空白。

巧克力饼干

侵蚀地貌

火星上有不少神秘的地貌,这片“巧克力饼干区域”便是一种薄饼样子的山丘。它形成的原因可能由于侵蚀。这些“火星制造”的巧克力饼干,是不是有些像我们地球上的小熊饼干呢?

责任编辑 / 张超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