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说


文章出自:博物 2010年第12期

标签: 读编互动   

蓟的领地

天津·古闻达

翻开这期《博物》,发现“草木庄园”介绍的植物,竟然就是我家小区里丛生的那种野草,去郊外爬山也老能看见,现在终于知道了它叫什么名字,前天回家路上,说得我爸很佩服。不过我爸还接着问,天津、北京和河北一带,有好多地名都带“蓟”:天津蓟县,燕京八景里的“蓟门烟云”,好像战国时代的燕国都城也叫“蓟”吧,是不是因为这些地方都长有很多蓟呢?另外文章里说,蓟是一种可以吃的野菜,但它这么常见,为啥没听说过谁吃呀?

《博物》

对,这些地方的确都是因为多蓟而得名。燕国都城蓟位于今天北京西南,后来古蓟州的领域跨越了今天河北北部和京津的许多地方,这一带自古就有很多蓟生长。蓟虽然能吃,但有一股苦味,吃之前要先在凉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比较麻烦,又不太好吃。所以如果不闹饥荒,平时人们不怎么吃它。现在蓟一般用来入药,它的根部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的功效,在野外受伤时,可以挖出蓟的根,捣碎敷在伤口上救急。此外,对于养蜂人而言,蓟还是一种吸引蜜蜂的辅助蜜源植物。

川藏线上

我终于逐“鹿”了!

北京·陈子琪

我们一家都是“CNG”的粉丝,我是铁杆Boss,爸爸喜欢《中国国家地理》,姥爷最爱看《中华遗产》,“红黄绿”在我们家都聚齐了!今年国庆,我跟着老爸参加了“金秋十月川藏线”考察,在途中发现了重大惊喜。话说快到拉萨时,公路边的水塘出现了一只正在喝水的鹿,全车人都好兴奋,拿着“长枪短炮”(照相机啦)下车一阵轰炸。结果,这头鹿可能有点怕人,转身就跑掉了。我们一伙人跟拍过去,竟在半山腰发现了它的家族,包括四五头母鹿、两头小鹿,还有一头长着长角的公鹿。见到有人来,那头公鹿赶忙让幼鹿与母鹿先走,自己断后,保护它们安全撤离。总在《博物》上看到野生动物的靓照,这次能在野外亲眼看到活生生的,感觉无比兴奋,特想跟Boss们一起分享。只是我不知道这是什么鹿,把照片发来请教一下。

《博物》

你的人品很高嘛,竟然能在野外见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马鹿,而且还是一个完整的马鹿“家庭”。马鹿主要栖息在森林草原和灌木丛生的地带,你见到的属于中国特有的马鹿亚种——西藏马鹿。近些年来川藏线周边的生态环境有了大幅改善,路边经常能看到野生动物出没。不过,下次再遇到野生动物,最好“远观而不可近玩”,尽量不要追逐打扰它们,不然以后它们就不敢到路边来了。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