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树神崇拜到圣诞图腾
触摸虚实交织的圣诞树

从公元4世纪起,在小亚细亚,圣诞老人的形象就诞生了。不过他那时与现在的形象截然不同。现在的圣诞老人头戴有白边的红帽,长着大胡子,身穿毛边的红衣,这个形象是10世纪中叶的美国人设计出来的,他会认真地修剪圣诞树,让人们过好一个热闹的圣诞节。

这张画底端的画像是希腊神话中的女神雅典娜,在一次阿卡提城“保护神”活动的“竞选”当中,雅典娜抛出一根长矛,长矛落下的地方便长出了一棵橄榄树。从此,这座城改名为雅典,城中长满了橄榄树。所以,人们常常用雅典娜来代表对树木的喜爱。
很久以前,生活在大自然当中的人类就非常热爱大树,许多原始的宗教都和“神树”有关。古埃及以棕树枝来代表“生生不息”,而古墨西哥的玛雅人会在新生儿出生时栽种一棵可可树表示新生,这也许是圣诞树最早的起源。树木,总是代表着生命,代表着生长。

现代社会,人们虽然不再对树木之神抱有盲目的崇拜,但是对树木的喜爱之情却依然沿袭了下来。它不仅在圣诞节时出现在很多人家的门口,就连白宫也拿它作为装饰。在很多人来人往的交流场所,也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世界上最大的圣诞树在德国,由1700棵小的圣诞树组成,高达46米,树上一共挂有13000盏灯泡!
在中国,虽然绝大多数人不信基督教,但是我们也不妨拿它来找一个快乐的理由,不是吗?
落入凡尘的绿精灵
在圣诞树出现前,人类与树之间的对话从未有过空白。一如初生婴儿对母亲的依赖,从森林中走出的人类对提供衣食的树木一直充满着敬畏,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古老文明用不同方式表达着对它的顶级膜拜与笃信,象征着“生命之神”的树木承载着神话般的使命;一如落入凡间的绿色精灵游走于地球各个角落,传递着希望与祝愿。
每到年尾时,古埃及的家家户户便以装饰精美的棕树枝代表“生生不息”,古墨西哥的玛雅人会在新生儿出生时栽种一棵可可树表示新生,这也许是树崇拜最早的形式;而中国三星堆出土的铜神树则将对树的崇拜表现得直观而具体:6株1米至4米高的“神树”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将树木看作一种神圣的崇拜物。树形之优美、体积之硕大、时代之久远,大大超过各地发现的表现树崇拜的文物,透露着树木在当时原始宗教体系中的突出地位。
而圣诞树的出现则要晚得多。圣诞节是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因而又叫耶诞节。有记载的“圣诞”概念出现时已经到了公元354年。史学家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太的伯利恒。” 传说中的耶稣是诞生在马槽上的,现在到位于约旦河西岸的伯利恒市还可以去马槽教堂参观。经过史学家的研究,一般认为圣诞节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而定在这一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12月25日原来是罗马的农神节。
在古罗马记载中,12月25日是光明之神的诞生日,此时刚刚过完冬至日,白天开始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日照时间也越来越长,基督教会把耶稣的诞生定在这一天,无非是表示在信徒心中耶稣与太阳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年中最欢乐的节日,一切工作和贸易都暂时停止了,人们可以自由地交换节日礼物,而庆典中的主角——一株超大的橡树上,则被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小饰品,树枝上放置的蜡烛也用跳跃的火焰放松着人们辛苦劳作一年的紧绷神经。于是,在圣诞节以树作为庆典象征的习俗也就此保留,为了表达对生命生生不息的感情,圣诞树被锁定为常青树。
责任编辑 / 张迪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