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历险记
标签: 地球村公民

从林蛙到“雪蛤”
看到饭店菜单上的“雪蛤炖木瓜”,或许会令人联想到金庸大侠笔下的“冰蟾”;菜品摆在面前,却无论如何找不到“蛤”的迹象,只有一些透明的小块。想象之间,“雪蛤”应当如同武侠小说中的解毒珍品,通体晶莹,洁白如雪,然而把那些透明小块放到嘴里,咀嚼,就会感觉到淡淡的一丝腥气——这“雪蛤”究竟是解毒的,还是毒药?
时光倒溯四百年,明朝的宫廷里头,有权有势的女人们,正在品味着东北进贡而来的“哈什蟆”油。此物虽然不及坊间传言,能够医治百病、起死回生,但宫里的女人们却坚信,借助这油的神奇效力,可以永葆青春。
明、清时的御用贡品,如今的高档菜肴,所食用的透明小块,主体由脂肪和蛋白质构成,而传言能够起到美容、延缓衰老作用的,则是其中所含有的醇类、酮类等天然激素。无论是“雪蛤”,还是“哈什蟆”,指的都是同一种两栖动物:林蛙。具有神奇功效的食用部位,就是雌性林蛙产卵之前的输卵管。除了内脏之外,貌不惊人的黝黑干瘪的“木乃伊蛙”外壳,也是知名的山珍,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闻名,乃至“清蒸哈什蟆”在满汉全席中也数得上精品。

山野间的危机
人类大肆食用的“雪蛤”正名唤为“中国林蛙”,生在我国北部,以东北长白山一带出产的最为知名。林蛙的名称中带个“林”字,可见它们的生活和森林具有密切渊源。林蛙和大多数的蛙类相同,幼年以蝌蚪的形态在水塘中生活;成年林蛙们则会离开童年生活的水塘,上山,入林,吃喝,冬眠,直到需要产卵时,才会重新下山,回到水塘附近。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